~靈兒響叮當~
這幾年,我們開始更多地談論教養(yǎng)。
當我們的經濟建設一浪高過一浪,國家富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于是我們將我們的關注點發(fā)生了轉移,轉移到了“素質”“教養(yǎng)”上去了!
俞敏洪說:“教養(yǎng)是什么?教養(yǎng)就是當你走到一群人中間,你的行為恰當?shù)皿w,讓人感到禮貌和愉悅?!?div>
之前的我并沒有對教養(yǎng)有太多的在意,但是我自己的原則就是自己盡量不要去打擾他人,不給他人造成麻煩。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就更加的注意這個問題,尤其是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說成是沒有教養(yǎng)的一個人。
為什么會有了孩子才會去注重?因為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更多是父母身上的不足。其實孩子很多時候不明白禮儀要求,父母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去做。
就比如前幾天帶孩子去書店里去買書,和幾個書友在一起,我們一起討論《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寫的真好,越說越開心,越說越興奮,以至后來開始歇斯底里。孩子看見我們這么開心,也跟著興奮的叫,加之他的嗓門很大。
我馬上把他牽回來,跟他說,這是大家看書的地方,不能大叫。
對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來說,很難控制情緒和行為,但是父母一樣要管教好他們,不是說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一頓。那樣只會顯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沒有教養(yǎng)。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然后溫和地告訴他應該這么做。
當然有媽媽會說孩子太淘氣,不聽管教的。
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里出了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必須告訴孩子規(guī)矩和自律。
2
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會長大。
當孩子犯了錯或者惹了麻煩,我見過最多的借口就是“孩子還小,沒事!”
每當有小孩來我家里做客的時候都能看出一個家庭的家教,有些小孩一進門就吃了東西亂丟亂扔,甚至在我家里大吵大鬧。但是我不能責備,因為孩子媽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啊!
所以就有新聞上說的,孩子用石頭劃停在路邊的車,孩子媽熟視無睹,以致于氣不過的車主直接把孩子踢飛,最后引起官司的事。
犯錯孩子那方堅持的理由是:孩子還小,憑什么動手。
這個理由真的是自帶光環(huán),無懈可擊。
合適的做法是不是應該把那個熟視無睹的媽媽踢飛呢?
當孩子惹禍的時候,馬上就用孩子還小來回應。這是對孩子的成長不負責的行為。要知道,你不教育孩子,總有人會狠狠教訓他的。
看到過一個母親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xiàn)在還在發(fā)抖。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后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后,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皮點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
可是試問,孩子還小,做媽的也小嗎?為什么不及時管束好自己的孩子呢?
我記得自己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坐長途汽車。他因為太興奮了,要跟我玩游戲,每次玩贏了就哈哈大笑。
前排的一個小哥因為要睡覺,無法忍受,于是對我說,“管好你的孩子!這不是你家里?!?div>
這時那位媽媽的孩子也發(fā)現(xiàn)了,剛開始兩人還一起玩的好好的,可是等到要回去額時候,兩個人發(fā)生了爭搶。這時兩個媽媽都來了,面對眼前所發(fā)生的尷尬情形,姨媽知道那是表弟一直夢寐以求的飛機。于是對另外一個小孩子說。小朋友今天是他的生日,這是他一直想要的禮物。今天就給哥哥吧!下回阿姨再跟你買,送到你家里去。
最后連基本的告別都沒有。其實,姨媽第二天就準備給那孩子買一只送過去。但是對方卻連電話都不接,還逢人便說姨媽家里人小氣。簡直沒把姨媽給氣死。但是姨媽斬釘截鐵的說,她一點都不后悔,因為這樣的朋友,他不交也罷!
即使自己的孩子還小,也是一個有尊嚴的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得到好的教養(yǎng)。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有家長的不盡心,才會有孩子成長路上的種種問題。孟母三遷,不久是在給孩子找一個良好的榜樣嗎?當然這樣的正反例子更是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