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等待,它是我們?nèi)松畛醯腻e過。
1
相信,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等待。學業(yè)、愛情、工作,甚至是死亡,每一種所指的背后,都有一次等待。
等待,這個與希望相伴的詞匯,就像空氣,悄無聲息,卻總是纏繞左右,無法躲避。生活中,每個人都在等待的舞臺上表演,有些人是主角,有些人是配角,而有些人只是過客。
在戀人間,等待更容易發(fā)生。狄更斯說,成熟的愛情,敬意、忠心并不輕易表現(xiàn)出來,它的聲音是低的,它是謙遜的、退讓的、潛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只是,等待又何其痛苦。它上演著焦慮、不安、胡思亂想,以及思念的情愫,它就像芒果街旁老屋上的蔓藤,悄悄爬滿你我的全身,它的根須鉆入我們的每一個毛孔,攪亂了我們的心神。
我們試圖做一個堅定的愛情守望者,無論對方相距何方,都將海枯石爛地等待??墒?,羅蘭·巴特卻在《等待》一文中提醒,在等待的過程中,最容易滋生移情別戀。
于是,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似乎只是習慣了等待,并幼稚地認為,只要等待就會到來。但卻在等待中錯過了,那些最初的幸福。在失去時才后悔,為什么沒有抓住。
其實等待本身就是一種可笑的錯誤。就像電影《獨自等待》中的陳文,因為等待,而失去了那個身邊的女孩。
2
它曾是我療傷時必看的電影。它有關(guān)愛情,卻直指人性。
一次偶然的機會,經(jīng)朋友介紹,經(jīng)營著一家小古董店的北京青年陳文(夏雨飾)認識了北漂的三流女演員劉容(李冰冰飾),兩人一見如故,很快成了好朋友。
交往一陣子后,陳文愛上了這個給他生活帶來波瀾的女演員。在好友們的百般慫恿和所謂戀愛專家的調(diào)教下,陳文決定放手一搏,使出五花八門的求愛手段,展開了對劉容的追求。
盡管,陳文按著所謂的“愛情三步原則”中的前兩步,贏得了與劉容的一夜纏綿,卻并沒有俘獲她的全部,至少彼此沒有正式確立戀人關(guān)系。
在接下來的交往中,陳文始終恪守著他內(nèi)心中的“愛情守則”,遲遲未向劉容表露心跡,只是在彼此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等待他心目中的幸福到來。
泰戈爾說,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假如你必須戰(zhàn)斗或者在市場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沖鋒、奔跑和大步行進。情場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正當陳文滿懷希望的等待著“愛情第三階段”的到來,以便尋找合適的機會向劉容表白。他卻在商場里撞了所有男人都無法接受的一幕,劉容倒在了另一個男人的懷中。
等待的對象破滅了,陳文的情緒失控了,從山頂落到了谷底,緊接著就像巖漿一樣噴發(fā)了。我們曾以為蝴蝶飛不過滄海,是以為蝴蝶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不是蝴蝶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3
然而,劇情的狗血之處在于,就當陳文熱切追求劉榮的時候,他的哥們的妹妹,也就是多年玩伴的李靜(龔蓓苾飾),卻從高中時起就暗中喜歡他,并保留著陳文送給她的每一樣小禮物。這又是另一種戳人心痛的等待。
龔蓓芘是我喜歡的那類女孩兒,張揚、真誠,為愛默默付出,隨性而不會對生活妥協(xié)。她們不是男人的夢中情人,但是卻永遠是男人失魂落魄時能夠支撐他們的人,這樣的感情不會如王子公主那樣讓人陶醉,但在這樣復雜的社會中,永遠純凈而安詳。
感動我的到底是什么,是她把陳文送給她的每一件小東西珍藏在小鐵盒子里?還是她埋沒自己的感情而幫助陳文追求劉容?都不是的,真正感動的只是那一種遠離了紛繁的等待,沒有勝負,沒有虛榮。她的愛情,是希望陳文幸福。當陳文給她戴上那枚口香糖紙圈成的戒指時,她就已經(jīng)得到愛情了,也就滿足了。
一種等待是熱切的,充滿了規(guī)則和虛榮;一種等待是平靜的,簡單而忍耐。只是這兩種交錯的等待,最后都換來了各自的傷痛。當陳文從前一種等待中抽身回來時,后一種等待也已經(jīng)悄然的結(jié)束?;蛟S,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命運的無奈,但畢竟彼此都錯過了最初的年華。
陳文和李靜都在等待著收獲自己的愛情,但他們過于恪守愛情的準則,小心翼翼,最終兩手空空。不過,這樣的人很多,或者每個人都是。
我們害怕在感情上的付出最終獲得的只是一場虛情假意的游戲,只有自己沉迷其中。所以都會掩飾,都會退縮,權(quán)衡著自己是否太動情,是否太傻冒,是否顯得自己很沒有面子。害怕被傷害,又太過虛榮,所以惟有等待。
只是,等待不是盲目似的無的放矢,它是一種追求的執(zhí)著與無悔。等待是一種心境,不是讓我們靜坐如佛似的沉默寡言,更需要我們無語之中用一種行動來表白。倘若等待僅僅是原地不動,那么你等待的結(jié)果其實就茫然與失望;倘若等待是為了一次不經(jīng)意的邂逅,那么你等待的僅僅似曇花一現(xiàn)似的美麗后,不會留下一點記憶與影子。
電影里,陳文最后說,“這是獻給那些從你身邊溜走的人的”。
其實,每個人一定都有這樣的人,從你身邊偷偷溜走了,也許那個時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個人,所以根本不會在意他在你身邊等著你,也許那個人差一點就和你一輩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當然你可以說是緣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許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沒有力氣去抓住你,所以,就這樣看著他們從你身邊來了又走,等你真的回頭的時候,并沒有誰還在原地等你。
4
我們的人生,等待的到底是什么?這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命題。漢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將等待傾注在那條光禿禿的村路上,四周空蕩蕩,只有一棵孤獨地樹,他們在等待什么?等待戈多,戈多是誰?天知道!當一個人處于等待虛無的狀態(tài)時,該是多么可怕,虛無就像深不可測的泥潭,會吞噬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動力。
陷入虛無的陳文,終于明白了等待的終極意義。等待,不是一種好逸惡勞,也不是渴望天上掉餅的異想天開,而是學會在等待之中理智、真實、自然。有些東西的擁有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注定要經(jīng)歷一個必經(jīng)的軌跡。這就好比我們渴望從山腳到達山頂,欣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絕美景致,或者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然而我們不可能一抬腳就能從山腳跨到山頂,它還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向上移動中到達目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等待的過程。我們的終點就是死亡,我們每天都在等待死亡,獨自等待,等待著悲傷,等待著幸福,等待著人生的反反復復。獨自等待是一種悲戕的贊歌,它時時回蕩在我們的周圍。
等待,當然不僅僅是戀人間的專利,我們等待的還有理想、未來和信念。人始終是需要夢想的,但夢想有時就在周圍,做不了愛別人的人,也只能做被別人愛的人了。在自己的理想破滅后,為什么不給別人一個圓滿理想的機會呢?就像電影最后,陳文幫朋友們都圓了夢,也送走了一直愛著他的李靜,開始了獨自等待的生活。
泰戈爾說,年輕時,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當春天的輕風來到她的門前乞求時,從她的豐盛中飄落一兩片花瓣,她你從未感到這是損失。現(xiàn)在,韶華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果子,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分讓,只等待著將她和豐滿甜美的全部負擔一起奉獻出發(fā)。
所以,請不要等待,它是我們?nèi)松畛醯腻e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