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撞韻、擠韻和連韻對韻律的傷害。
(一)撞韻。就是不用韻的句子最后一個字(為了與“韻腳”相對應,我們叫它“白腳”,比如七絕的第三句)也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 從一般角度上來講,如果發(fā)生了“撞韻”,整首詩中句腳的字韻就缺少了變化,讀來粘滯、澀口,所以不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例如: 山林烏啼月痕移,云卷風疏竹影低。 清淚絲絲夢中洗,泉聲夜落小樓西。 這首詩寫得生動活潑,基本上還是不錯的。但我們讀起來總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這是因為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現(xiàn)了“撞韻”的“硬傷”?!跋础弊忠怀鰜恚竺娴摹拔鳌弊志屯耆粔鹤×?。讀到那里,就覺得別了一口氣,“西”字的韻律感讀不出來。 再如,最近一位網(wǎng)友寫的一首《題三門峽水電站》: 寂寂蒼生含淚怨,巍巍大禹幾曾憐。 何如炸卻焚香案,治我黃河萬里瀾。 從結構安排、遣詞造句上來說,還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一定高度的。但第一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撞韻現(xiàn)象,讀起來象順口溜,破壞了它的美感。
(二)擠韻:前面已經解釋了什么是擠韻,現(xiàn)在舉個例子加以說明。例如: 相逢之處草茸茸,峭壁攢峰千萬重。 他日期君何處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這首詩情景描寫很到位,意境也不俗。但是,它押的是上平聲的二冬韻,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這兩個字,也在二冬韻里,這就“擠韻”了。但是我們要注意,“茸茸”二字是疊字用法,不屬于“擠韻”。
(三)連韻:就是相鄰的兩個押韻句的韻腳用了同音字作韻字。連韻也叫“合音”。 連韻對詩句的韻律是有傷害的,在七絕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所以,詩人在創(chuàng)作七絕的時候也是比較注意的。因而要在古人絕句中找出“連韻”的例詩是非常困難的。相對來說,律詩中連韻現(xiàn)象要多一些。例如: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shù)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 其中“巢”和“嘲”就是連韻。
我把撞韻、擠韻和連韻以及“押韻八戒”中的其它毛病合起來稱之為“押韻十戒”。 嚴格說來,“押韻十戒”是對詩人提出的高層次要求,是一種押韻技巧。“十戒”所指出的問題,并沒有違反詩詞押韻的普遍規(guī)則,不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硬性規(guī)定。但是,它們又確實會對詩詞優(yōu)美和諧的韻律造成一定的傷害,有時甚至是很嚴重的“硬傷”。所以,要想寫好詩詞,這些問題基本上是要克服的。所謂克服就是避免。
二、破解撞韻、擠韻和連韻的辦法。 古代和現(xiàn)代一些對聲韻問題有深入研究的詩人、詞家和評論家對此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遺憾的是,他們只是提出了防止出現(xiàn)這些傷害的要求,換言之,他們只是告訴我們不能出現(xiàn)這種傷害,而并沒有進一步總結出一旦出現(xiàn)“傷”的時候,如何對它們進行“醫(yī)治”,從而使之有“傷”而無“害”。因為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情況是很復雜的,有時候“傷”是避免不了的,硬要去避,就有可能會因文害意、因韻而害意。為此,必須有一種補救的辦法,以盡可能地將它們的傷害消除。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要破解這個問題,需要作者有相當?shù)奈淖竹{馭能力。下面,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創(chuàng)作體會,結合古人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談談個人初淺的看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