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長元 /2016.1.6
惟己卯十月既望,吾校屆不惑之年。
金風(fēng)送爽,雨露凝香,師生同慶,高朋滿座。
有六三、六四屆學(xué)子藍、陳諸君,感母校教誨之恩,捐資修玉亭一座,名曰寄晚。
亭六角,琉璃蓋頂,檐翹翼然,背臥虎山而面教學(xué)樓,蒼翠掩映,綠紅相間,平添校園一景。
然則,融融之心,拳拳之意,何哉?拾級而登,坐亭小憩,悟藍陳之寄思,有八面之來風(fēng)。綠樹聽杜鵑,芳草敝幽徑。感校園之生機,覺人生將老至。仰望楚天,千里清秋,白云蒼狗,北雁南回。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田頗一飯斗米,冀在不老;班超投筆從戎,少年豪氣。寄晚者,猶桓溫之嘆柳,樂天之思藍也。
坐看云起,放眼六合:霞光染祝融,紅楓流丹;碧水歸洞庭,白帆競發(fā)。有后來學(xué)子,雄起昂揚,繼前承后。寄晚亭者,無醉翁亭之孤寂,有會稽蘭亭之芳馨。雖春與秋之代序,然芝蘭之心不遷。春時,迎朝暾于東方,看山花之靚麗,似睹學(xué)子之笑魘;入夏,送落日之山阿,冠薜荔之芳蕊,邀姮娥之共舞,學(xué)子之樂也。傍秋菊而聞書香,擁冬雪而礪心志。道德文章,源流于斯,吾輩足矣,是謂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