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近日,《經(jīng)方助記手冊》正式出版,書中除了將經(jīng)方方證整理成口訣后,還將張仲景常用的50味藥編成押韻對仗、朗朗上口的歌訣形式,易學(xué)易記,同時,加上簡明精煉的【提要】,讓讀者能夠清晰準確地了解、掌握仲景用藥的核心內(nèi)容,更有助于記憶和應(yīng)用,今天分享三個方證的歌訣。
【歌訣】
面色黃白紅隱隱,
黃暗乏澤肉不緊,
腹軟舌淡胖苔潤。
面色無華目少精,
遇風(fēng)冷,易過敏,
先干后溏大便稀,
易疲乏,易出汗,
多食易饑腹易脹,
易浮腫,多足腫,
手足麻木用之靈。
【提要】
①四診特征:體型偏胖,精神疲憊,面色黃暗或暗紅,缺乏光澤;肌肉松弛,皮膚缺乏彈性,濕潤;腹部松軟,腹肌萎縮而脂肪堆積,按之無抵抗感以及痛脹感;面部及下肢多有浮腫;舌質(zhì)多淡紅或淡胖, 或紫暗。中老年人較多見。
②常見癥狀:易疲乏,易出汗,易頭暈,胸悶氣短,運動后尤為明顯;能大量進食而不耐饑餓;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腫,特別是下肢浮腫;畏風(fēng),易于鼻塞、氣喘;手足易麻木,骨關(guān)節(jié)疼痛,潰瘍難以愈合。形象地說,“黃芪體質(zhì)”肌肉松軟、多水多濕,很像一個盛水的皮囊或一塊水豆腐。這種體質(zhì)類型的形成除遺傳因素以外,尚與長期缺乏體育鍛煉、營養(yǎng)不良、貧血、久病等有關(guān)。
③此類體質(zhì)的易出汗、畏風(fēng),與“桂枝體質(zhì)”相似, 但無“桂枝體質(zhì)”的腹肌緊張拘急疼痛;浮腫、易喘息、鼻塞等與“麻黃體質(zhì)”相似,但無“麻黃體質(zhì)”的無汗、身體痛。
【歌訣】
自汗盜汗惡風(fēng)襲,
身重浮腫溲不利,
肢體麻痹成不仁,
潰瘍不斂膿水稀。
【提要】
①自汗,盜汗,惡風(fēng)。自汗、惡風(fēng)與桂枝證相似,其區(qū)別點在于:桂枝證自汗的同時常伴有發(fā)熱或身熱感、失眠、頭痛、動悸等,而黃芪證無以上諸癥;“桂枝體質(zhì)”多體瘦而肌肉堅緊,而“黃芪體質(zhì)”多肌肉松軟而浮腫。
②浮腫,身重,小便不利,肢體麻痹不仁。
③潰瘍久不收斂,膿水清稀。
【歌訣】
易患感冒畏懼風(fēng),
自汗噴嚏頭身痛,
小便短少身浮腫,
大便溏薄玉屏風(fēng)。
【提要】
①易于感冒,畏風(fēng),自汗,打噴嚏,身痛或頭痛。
②浮腫或易浮腫,小便少,大便溏薄。
③本方證與桂枝湯證的鑒別要點:一是體質(zhì)不同,“桂枝體質(zhì)”與“黃芪體質(zhì)”在四診特征上區(qū)別明顯。二是本方證有浮腫、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水濕內(nèi)蘊的癥狀,而桂枝湯證則以腹痛、關(guān)節(jié)痛等痙攣性癥狀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