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香櫞露:陳香櫞約60克。每年9~10月份,采摘香櫞的成熟果實(shí),切成薄片后曬干或晾干備用;把香櫞片約60 克放入燒瓶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瓶塞后接好冷凝管;然后用酒精爐給燒瓶加熱,待燒開后收取蒸餾液即得。每日1~2次,每次1杯,連用4天左右。利膈健脾開胃。適用于氣滯胃痛,慢性胃炎和神經(jīng)性胃痛,胃脹,腹脹,消化不良,嘔吐呃逆等癥。
(14)黨參大棗茶:黨參15克,大棗10枚,陳皮3克。將上3味煎湯代茶飲。每天2次,7天為1個療程。養(yǎng)胃,消炎。主治慢性胃炎。
(15)蘿卜粳米粥:鮮蘿卜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先將蘿卜洗凈搗爛,取汁100毫升,同粳米一塊加水500毫升,煮為稀粥。早晚溫?zé)岱?。疏肝理氣。主治因肝胃氣滯引起的胃炎?/font>
(16)鯽魚羹:活鯽魚1條(約400克),干姜3克,桔皮3克,胡椒、蔥白、生姜、生粉、細(xì)鹽各適量。將鯽魚去掉鱗、鰓及內(nèi)臟,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爛熟,潷取魚湯備用,魚另食用;再把干姜、桔皮和胡椒同碾成細(xì)末,生姜和蔥白切 成碎末,同放入魚湯中煮沸5分鐘,最后加入生粉、細(xì)鹽稍煮即成。每日1~2次,每次1小碗,溫?zé)崾秤?,連食7天。曖胃散寒,溫中補(bǔ)虛。適用于脾胃虛寒性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17)紅棗益脾糕:干姜1克,紅棗30克,雞內(nèi)金10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發(fā)面適量(用酵母發(fā)面)
①干姜、紅棗、雞內(nèi)金放入鍋內(nèi),用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 。
②面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內(nèi),加藥汁,清水適量,揉成面團(tuán)。待面團(tuán)發(fā)酵后,做成糕坯 。
③將糕坯上籠用武火蒸15~20分鐘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適用于脾胃虛寒性慢性 胃炎。
(18)山楂核桃茶:核桃仁15克,山楂50克。
①核桃仁用水浸30分鐘,洗凈后, 再加少許清水,磨成茸漿,越細(xì)越好,裝入盆內(nèi),再加適量的清水稀釋調(diào)勻待用(約200克) ;
②山楂用水沖洗干凈,山楂要拍破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中火煎熬成汁,去渣留汁約 1000克。
③再將山楂汁倒入鍋內(nèi),加白糖攪勻,待溶化后,再將核桃緩緩倒入鍋內(nèi),邊倒邊 攪勻,燒至茶微沸,即成。代茶飲。
(19)羊肉蘿卜湯:羊肉100克,蘋果150克,碗豆100克,蘿卜300克,香菜、胡椒熗、鹽、醋 各少許。
①羊肉洗凈,切成六分見方的肉塊,香菜洗凈切成段待用。
②碗豆、蘋果、羊肉、 姜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煮一小時,再放蘿卜塊煮熟,放鹽,芫 荽即成。用醋蘸食。健脾和胃,健胃消食。
(20)鯽魚糯米粥:鯽魚2條,糯米50克。將鯽魚去腸雜后與糯米同煮粥食用,早晚餐食用, 可常服用。適用于慢性胃炎。
(21)木瓜米醋湯: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克,米醋50克。上述食物共同放入砂鍋內(nèi) ,加適量水煮成湯。每2天服1劑,每劑分三次服完,可常服食。適用于慢性胃炎。
(22)蠶蛹散:取蠶蛹適量,焙干研粉。日服2次,每次5~10克。用治慢性胃炎、胃下垂,亦 可健脾益肺。
(23)粳米姜湯:取粳米100克,水浸后用麻紙五、六層包妥,燒灰,研細(xì)末。早晚2次飯前分 服,姜水沖服。重者連用3天可愈。服藥后7日內(nèi)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之物。
(24)牛奶鵪鶉蛋飲:取鮮牛奶250毫升,煮沸,打入鵪鶉蛋1枚,攪勻,再沸即成。每日晨起 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