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女神故里——凌源

位于: 遼寧 朝陽 


女神故里——凌源簡介
凌源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紅山女神的故鄉(xiāng),因大凌河的源頭而得名,位于遼冀蒙三省(區(qū))交匯處,是連接京沈兩大都市群、溝通內蒙古腹地與沿海港口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城市。101和306兩條國道、錦承和魏塔兩條鐵路、“長深”高速公路縱橫全境,距沈陽435公里,距北京371公里。
  凌源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厚重。著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將中華民族文明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新曙光”。凌源是世界級旅游資源熱河古生物群化石產地的核心地域,許多珍稀古生物化石被稱為“驚世大發(fā)現”。有“神水圣莊”之稱的熱水湯溫泉是國家一類優(yōu)質礦泉,居全國八大名泉之列,被譽為“關外第一泉”。凌源還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球根類花卉種球繁育及鮮花生產基地,有“北方花都、百合之城”的美譽。市域南部青龍河流域有遼寧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北部有亞洲面積最大的人工油松林,山川秀麗,景色宜人。
 
一、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遺址,遺址出土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冢遺址群和成批成套玉質禮器,以確鑿的考古實物證明,五千年前這里曾存在過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fā)現把中華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傳說找到了實物依據,對研究中國上古時代社會發(fā)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術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熱水湯溫泉旅游度假區(qū)
  熱水湯溫泉旅游度假區(qū)地下溫泉自唐代就已被開發(fā)利用,有“神水圣莊”之稱。相傳唐朝“開元盛世”年間,唐玄宗攜楊貴妃處理朝胡庫英奚戰(zhàn)亂,曾到此洗浴溫泉,賜銀修建“老爺廟”,御筆廟門匾額“慈云常護”四字。清朝康熙出訪此地洗浴溫泉,賜聯“寶地靈泉熱水湯,能治百病勝八方”,熱水湯因此得名。熱水湯地熱溫泉,居全國八大名泉之列,被譽為“關外第一泉”,素有“溫泉之花”的美譽。度假區(qū)森林覆蓋率達55%,背靠亞洲最大的130萬畝人工油松林,東翼毗鄰舉世聞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境內還有碧云洞、老虎洞、紅石砬、歪脖山等天然旅游景點。近代中日友好使者著名蒙古族學者羅布桑卻丹紀念館坐落在度假區(qū)內,修繕一新的慈云寺雄踞度假區(qū)東側。
三、紅石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
  紅石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處于青龍河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以原始植被景觀為主,兼具遼西丘陵景觀的自然生態(tài)風景區(qū),被專家稱為“遼西原生森林植被基因寶庫”,有“北國碧玉、遼西綠珠”之贊譽。景區(qū)主要有紅石山原始森林、紅石谷石林景觀、石羊石虎遼代古墓遺址、馮家溝蒼鷺自然保護區(qū)等特色景觀。紅石山原始森林主峰海拔1256.6米,為遼西最高峰,素有“紅石山頂神人現,紅石砬上可登天”的傳聞。

 
  四、萬祥寺
  萬祥寺是清乾隆皇帝敕御修建的一座集藏、蒙、漢三個民族建筑風格于一體的喇嘛寺廟。弘歷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詣盛京謁陵時途經萬祥寺駐蹕于此,親筆為其題下《萬祥寺》匾額,被稱為“塞外行宮”。寺院緣山而起,依勢而建,如階梯式五進院落,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分布著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地藏殿等主體建筑以及鐘鼓樓、東西配殿和配房等附屬建筑。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為鼎盛時期,駐寺僧人多達三百余人。1988年萬祥寺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河坎子風景區(qū)
  河坎子素有凌源江南之美稱:這里山青、水秀、天藍、人杰、地靈,原生態(tài)自然景觀奇特。有42米高麻櫟之王,打破省《林木學》記載麻櫟樹只有25米高記錄。世界瀕危鳥種黑鸛在這里嬉戲繁衍,被鳥類專家益為遼寧唯一的黑鸛繁殖地,并有金錢豹出沒,野狍成群,鐘乳石龍活靈活現,小葉樸“山石盆景”被稱遼西之最?!芭畫z補天”“遼西小桂林”“熊貓石”“蓮花石”“月牙洞”等30多個景觀以人??谷詹剀姸矗r民高貞給抗日傷員葛振山送飯的瓦罐現存省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這里植物資源繁多:藥用有野生人參、山茶、枸杞。觀賞有側柏、紅白杜鵑、繡線菊。野生干、水果、山核桃、榛子、山葡萄。


  六、金華山風景區(qū)
  金華山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3公里,總面積二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8%,四季皆綠,長年鳥語花香。陽春之際是花的海洋,十里飄香。金秋季節(jié),果實累累,掛滿枝頭。1994年被省林業(yè)廳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
  金華山主峰海拔919米,是凌源城附近最高的山峰,形似屋脊,四周陡立。奇石主要有彌勒石、兔兒蹲、石虎子、風動石、鎮(zhèn)山锏、猴頂燈等。主峰下不遠處有一人工石洞,名曰“東洞”。附近有水井一眼,謂之“神泉”。此泉地處海拔800米高的半山腰間,井深約5尺,石幫石底,水清如鏡,一眼見底,久旱不干,久澇不溢,嚴冬不凍,盛夏不腐。游人飲此水頓感腹內舒暢,百病盡除,神力大增,故稱神泉。景區(qū)現在古建筑遺址有匯善寺、山神廟、東廟和小塔。這些廟宇始建于清乾隆三年,距今已有267年。


  七、金代石拱橋
  位于凌源市三家子鄉(xiāng)天盛號村,橫跨古河床,為五柱頭四欄板單孔石拱橋。此橋特點采用了上下拱的砌筑方法,以加強橋梁穩(wěn)固性,使上下拱成為一體,河水從孔道流出。設計獨具一格,美觀大方。
  據考證,大定十年是金世宗完顏雍的年號,為公元1170年。狗河即滲津河,遼金時代稱狗河,元以后至今稱為滲津河。因此橋建在天盛號村東,故定名為天盛號金代石拱橋。天盛號金代石拱橋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關外最古老的石拱橋,比盧溝橋要早建十九年。它的發(fā)現,對研究我國橋梁史、朝陽地貌變遷和塞外交通等情況都具有重要價值。已于1984年收入《中國名勝大辭典》,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凌河紀行2.0 ▏ ''''關外第一橋''''——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
    關外第一橋 藏身地下數百年
    透過迷霧:談紅山玉的鑒定與收藏
    紅山文化玉器類型探究2
    *遼寧省博物館館藏各時期精美藝術品*
    紅山文化 (組圖) [76P]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