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難免抑郁。但請時刻記得,并非只有你會有這種體驗。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你至少可以對自己和他人感到同情。但只是了解這一點還不夠。面對抑郁,你應(yīng)該盡可能地認識清楚這一點,同時也盡可能地接受這一事實。
與其選擇抗拒或者逃避,直面心魔、與之共處,說不定是更好的選擇。
我們就實話實說吧。抑郁真的很難受。它讓人感到可悲,自怨自艾,抽干了生活、行動的動力,讓人們想要逃跑、縮回自己內(nèi)心的小角落里去。但不幸的是,縮回自己的小角落反而會產(chǎn)生相當諷刺的結(jié)果:這個行為會助長你心魔的氣焰。因此,我們必須要想個方法,讓我們敢于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直面自己的抑郁。簡單地說:不必逃避,也不必強顏歡笑,平靜地接受它,說不定會有好的效果。
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的一個比喻可能會有所幫助。想象你自己正處在和內(nèi)心中抑郁的戰(zhàn)爭,一邊是你自己,另一邊是抑郁,你們中間是一個大坑。你使勁想要把抑郁給推進坑里面去,一勞永逸地徹底擺脫它,而另一方面,它也想要把你拽進坑里去。因此,你跟它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那么,你應(yīng)該怎么辦呢?這里的建議是:松手,不要再互相較勁了,平靜地注視它。當然,這樣的做法并不能夠擺脫抑郁,它肯定還會伴隨在你身邊。但同時這也意味著,你用不著再跟它對抗掙扎、逼著它離開了。不過也請記住,你并不是孤單一人,許多人都深陷于與自己心魔的戰(zhàn)爭里。想象一下,所有人都放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此前不斷掙扎的心路歷程。
此處的重點在于,我們轉(zhuǎn)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這里的這個方法,首先是讓我們不要再直接地與自己的心魔對抗、逃避,或者簡單地置之不理假裝它不存在。相反,我們要去注視它,看著它,承認它,以及在某種程度上,與它共處。乍一聽起來,這好像很恐怖,而且和你的直覺告訴你的事情完全相左?!爱吘?,”你肯定這么想過,“我就是想要開心一點?。 ?/p>
是的,沒錯,這非??梢岳斫?。想要做到認識和接受的確不是易事。盡管你感到痛苦、掙扎,也請記得你并非獨自一人。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抑郁的影響。接受、認識到抑郁的存在,是減小它的影響的好方法。
對抗抑郁真的非常辛苦。作為受到抑郁困擾的人,接受抑郁的存在至少能讓你感受到自己不再那么掙扎,并且讓你意識到自己確實在解決這個問題。佛教里的一個觀點說不定可以拿來所用:煎熬,就是痛苦和抵抗的結(jié)合。不要再對抗,也不必再逃避,至少能夠幫你邁出緩解抑郁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