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君(ID:zhuomojun)——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播國學(xué)智慧。每天學(xué)習(xí)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擊標題下藍字“琢磨君”關(guān)注,我們將持續(xù)為您提供有價值、正能量的國學(xué)文章。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交友很重要。同時,人生的成敗,也和朋友的好壞息息相關(guān),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幫助我們成就好的人生,壞朋友使得我們的人生越來越糟糕。
交友需慎重,防患于未然,以免后半生麻煩不斷,以免被壞朋友拉入無法自拔的泥潭。人到中年,思想更加成熟和理智,面對人脈圈中的損友,要懂得及時“止損”,果斷地將他們清理出去。人到中年,有三種朋友不可再交往了,越早遠離越早受益,因為慎交,所以麻煩少!
1、總是找你借錢的朋友;
莊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由此可見,小人交友目的不單純,喜歡利益之交,如果沒有利益,也就沒有了交情。
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由此可見,小人眼里只有利益,而且總是想從身邊人那里得到好處。
綜上,一個人,總是找你借錢,說明他交友的動機是“利交”,他把你當成他的“錢袋子”,而你只是他人脈上的一個利益工具罷了。這種人,喜歡撒大網(wǎng),廣泛交友,聯(lián)絡(luò)完感情,然后收網(wǎng)——“四處借錢”,能騙一個朋友算一個,反正他們有交不完的“朋友”。
朋友之間,雖然不可能完全是“君子之交淡若水”,但也不能動不動就提錢,甚至是總是張口借錢。一則是提錢傷感情;二則是經(jīng)常找人借錢肯定有問題。
對于那些經(jīng)常借錢的朋友,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讓他們自動遠離你,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告訴他們,你很窮困潦倒,混得落魄,讓他們知道你沒有什么利用價值。如果還不行,你就找他們借錢,他們肯定跑得比兔子還快。這樣一來,你的朋友圈中損友——總是找你借錢的人,也就可以清理出去了。
2、不懂得感恩的朋友;
古語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雖然有點夸張,卻是在勸人心地善良,要懂得感恩,知恩圖報。大自然中,有些動物都知道感恩,比如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更何況是文明社會的我們?nèi)祟惸兀?/p>
一個人,最應(yīng)該感謝兩類人,一類是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一類是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良師益友。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在如今社會,難得有人愿意伸手幫你,你就更應(yīng)該懂得感恩了。
忘恩負義的人,和小人無異,就如曾國藩所說:“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則難忘”。
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是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就算是你對他付出再多感情、精力、時間,就算是你對他再好,他都不會領(lǐng)情,甚至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一旦有更高的利益誘惑,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背叛你、陷害你,在你背后捅刀子。
所以說,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深交,而且還要趕快從朋友圈中清理出去,防患于未然,越早遠離越早受益!
3、脾氣暴躁的朋友;
胡適先生有段名言:“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边@段話告訴我們:人際交往中,互相尊重很重要,而動不動發(fā)脾氣,給人臉色看的行為,則會顯得很不禮貌、令人討厭。
人到中年,飽嘗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余生很貴,交友需貼心,尊重體諒勝過指責批評。那些脾氣暴躁的人,不懂得換位思考,老是高高在上,喜歡傷害他人感情,踐踏他人尊嚴。他們還美其名曰“我就是性格坦率”,實則是情商低、自私自利的表現(xiàn)。和他們交往久了,你會壓抑,脾氣也會慢慢變得暴躁。所以說,人到中年,脾氣暴躁的朋友不可再交往了,越早遠離你越早受益。
琢磨君——弘揚傳統(tǒng)文化精髓,傳播國學(xué)經(jīng)典智慧。每天學(xué)習(xí)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您認為哪些朋友應(yīng)該盡早遠離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zhuǎn)發(fā)、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