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中央局委員、并擔任中央局秘書。
這對于一個30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重要的職位了。
毛澤東的一生都在實踐、學習,不斷努力做事情。
隔年,毛澤東生了病,回到老家韶山養(yǎng)病,休養(yǎng)期間還組織了一次農民運動。
當時是國共合作期間,毛澤東走馬上任了國民黨的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職務,那段時間,還發(fā)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再后來,蔣介石制造了“中山艦事件”,開始針對共產(chǎn)黨。
毛澤東比陳獨秀更早地看出了蔣介石的野心,于是在1927年陳獨秀的領導失敗后,他開始積極思考共產(chǎn)黨的出路。
于是就在這一年,也就是1927年,這一年對于毛澤東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年份。
在這一年里,發(fā)生了許多件大事!
首先汪精衛(wèi)也背叛了共產(chǎn)黨,緊接著就爆發(fā)了南昌起義,毛澤東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提出了著名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這是他經(jīng)過深刻的觀察,得出的一個政黨如果沒有自己的武裝,那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之后,他去領導了秋收起義。
由于上面大決策的失誤,導致秋收起義失敗,毛澤東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生死險境之后,調整了方向,先進行了歷史著名的三灣改編,之后就進入了井岡山——這個決定中國命運的地方。
在井岡山,他先是積極調整了方向,分析了當前的局勢,部署了一系列戰(zhàn)略策劃。
然后在政治、軍事上不斷地做著調整,不斷地實踐,總結經(jīng)驗,然后形成貼合現(xiàn)實的正確認識。
之后與朱德會師,制定井岡山的《土地法》,參與召開古田會議。
一系列的調整,都是在為革命的方向摸索出路。
而在這些實際工作當中,給毛澤東本人也積累大量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又不斷上升為理論,讓毛澤東的認知更加的全面。
后來,無論是毛澤東寫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還是帶領軍隊進行對國民黨的“反圍剿”。毛澤東都在不斷積累著。
有人說,毛澤東是書生里面打仗最厲害的。這話沒錯,不僅沒錯,而且毛澤東是千年難遇的書生軍事家,他的軍事思想完全來自于他的哲學視角,加上每一次的不斷總結。
后來的一系列“反圍剿”,“四渡赤水”,“長征”,完全是軍事史上沒有出現(xiàn)過的神操作!
這些,很大程度上都依仗于毛澤東的思想,他的哲學。
所以說毛澤東是一個軍事家,不如說他是一個哲學軍事家,或者軍事思想家,這樣更能體現(xiàn)出他的真實形象。
別人用大槍大炮打仗,毛澤東用筆桿子打仗,結果把所有敵人都打了個滿地找牙。
這不是上天眷顧誰,也不是毛澤東在此之前有多么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戰(zhàn)場經(jīng)驗。這是哲學和片面經(jīng)驗所對壘出的結果,一個是戰(zhàn)爭哲學,一個是片面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后者怎么可能贏得了前者。
這完全是降維打擊。
再后來,毛澤東越來越成熟,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軍事上,他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一個領袖,一個在屹立在哲學高度上的巨人。
在遵義會議,毛澤東正式成為了黨的核心領導人。長征結束后,他來到了陜北,就是在這個地方,他用他的哲學思想指揮了革命的成功。
《毛澤東選集》就不說了,它是一個藏寶庫,許多人生做事的方法,面對困難應該如何應對的答案,在毛選里面都能找得著。
我這里只提一下《實踐論》和《矛盾論》。
《實踐論》和《矛盾論》是收錄在毛選中的2篇文章。
《實踐論》講了做事的方法,《矛盾論》講了事物的原理。
《實踐論》一文,可以說是中國的哲學史上關于“知”與“行”的集大成之作,想要做好事情,《實踐論》不讀不行。
《矛盾論》,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經(jīng)典之作,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之作。倘若你想學些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那《矛盾論》是不讀不行的。
你了解完毛澤東的生平,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其他所有的光環(huán),僅是在哲學實踐這一項,他就已經(jīng)超越了許多以往的哲學家。
按明朝時期大思想家王陽明的話說,毛澤東是真正的做到了“知行合一”!
一個人用哲學,來指導實際的工作和生活,理論和實際密切結合。在這一點上,毛澤東達到了人類所能達到的罕有境界。
但是,毛澤東能努力的,普通人也可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有自己的人生任務,不是每個人都要像毛澤東那樣,但是每個人毋庸置疑都一定要成為自己人生的成功者!
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毛主席的智慧。可以借鑒他的人生的經(jīng)驗,他做事的方法和思想,以用一個接近哲學的眼光和思維來重新審視和引導自己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好。
這點,每個人都能做得到,也應該需要做到。
(戳上方,看前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