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讀史
讀《史記·項羽本紀(jì)》,只覺得劈頭蓋腦都是成語,大嘴嘗試羅列一下,僅僅一遍就找到42個,羅列如下:
取而代之——“彼可取而代也”
拔山扛鼎——“籍長八尺馀,力能扛鼎”
才氣過人——“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己憚籍矣”?
先發(fā)制人——“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異軍突起——“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p>
大逆不道——“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
亡秦三戶——“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將驕卒惰——“戰(zhàn)勝而將驕卒惰者敗”
搏牛之虻——“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
被堅執(zhí)銳——“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
羊狠狼貪——“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坐不安席——“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掃境內(nèi)而專屬於將軍”
破釜沉舟——“皆沉船,破釜甑”
作壁上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以一當(dāng)十——“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dāng)十”
膝行而前——“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攻城略地——“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
孤特獨立——“今將軍內(nèi)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
秋毫不犯——“吾入關(guān),秋豪不敢有所近”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p>
發(fā)指眥裂——“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
彘肩斗酒——“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瘎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瘎t與一生彘肩”
虎狼之心——“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勞苦功高——“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不勝杯杓——“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不足與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咸陽一炬——“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衣錦夜行——“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沐猴而冠——“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置酒高會——“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
黃屋左纛——“紀(jì)信乘黃屋車,傅左纛”
分一杯羹——“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決一雌雄——“天下匈匈數(shù)歲者,徒以吾兩人耳,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
斗智不斗力——“漢王謝項王曰:‘吾寧斗智不斗力。’”
楚河漢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養(yǎng)虎為患——“今釋弗擊,此所謂養(yǎng)虎自遺患也”
各自為戰(zhàn)——“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敗也”
四面楚歌——“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
非戰(zhàn)之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無顏見江東父老——“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政由己出——“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
司馬遷是個一個成語制造專家。
如果再仔細(xì)點,說不定還有更多,大家也來找找大嘴疏漏的成語。
其實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