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剩劣汰”——魚趣
好像男人生來就比女人喜歡魚。你看,喜歡釣魚的啦,喜歡養(yǎng)魚的啦,是不是大都是男人?可是喜歡吃魚就不一樣了。我不喜歡釣魚,也不喜歡養(yǎng)魚,可我卻蠻喜歡吃魚的。
接著這個話題說。
大概一年多以前吧,老公不知從哪兒弄來幾十條花紅柳綠的小魚,又弄來一個大肚子的魚缸,正兒八經(jīng)的開始養(yǎng)魚了。
魚兒長得飛快。不知不覺中,身長就長了一倍。不過,遺憾的是,只見魚兒自個貪長,卻不見其中任何一個肯承擔繁殖后代的責任。
有一天,老公突然發(fā)現(xiàn),不是魚兒不下崽,是滅絕“魚性”的母親魚,下了崽后,都用來請客送禮,當成美餐,與崽兒的父親和一大群叔叔阿姨分享了。
于是,老公開始想對策了。把那看起來好像是“孕婦”的大肚子魚,放到另一個小魚缸里單獨飼養(yǎng)。不過,時間過去了很久,也不見“孕婦”有任何動靜。我對老公挖苦道:“你就認準了那肚子大的就一定是要下崽的母魚?看你們男人那啤酒肚,魚兒們會誤認成人類的孕婦也說不定呢!”聽我這么一說,老公也失去了自信,又把那大肚魚兒放回到群體中去了。
終于有那么一天,老公驚喜的發(fā)現(xiàn),在游弋的群魚之間,出現(xiàn)了一條小小的小魚崽兒。這個小魚崽兒,長得難看極了,灰不溜秋,一點不像它的父輩那樣養(yǎng)眼。盡管如此,老公仍忙不迭的把這條從眾魚口中搶下來的幼小生命珍惜的放到另一個小魚缸里獨養(yǎng)。
又過了一段時間,不知是染上了什么傳染病,眼看著那些歡快的魚兒們,一個個相繼翻了白,都打挺不動了。只剩下了小魚缸里那條小小的丑魚。大魚缸里的魚沒了,小丑魚又回到大魚缸,自己孤零零的游來游去。
我雖然不喜歡這條小丑魚,但惻隱之心讓我多次催促老公,再弄幾條魚回來,和小丑魚作伴,不然它太孤獨了。
可能是魚兒接二連三的死亡,讓老公太傷心了吧?老公嘴上答應著,卻遲遲不見行動。
昨天,我在路邊看到有小販在賣小魚,就順手挑了兩條純黑色和兩條紅色帶黑色條紋的漂亮魚帶了回來。
我把它們放到盛有小丑魚的魚缸里。
沒有想到的是,驚險的一幕在我眼前上演了:小丑魚如臨大敵,開始拼命追逐、撕咬那四條超過自己身體幾倍的漂亮魚。那四條大魚嚇壞了。被追得張皇失措,四處逃竄。好厲害的小丑魚??!可別咬出“魚命”來。我緊張得高叫起來。老公走了過來,看此情景,不緊不慢地說:沒關(guān)系,別大驚小怪的!慢慢適應就好了。適者生存嘛。
無奈,我只好壓抑住自己的擔心,假裝視而不見的走開了。
今天早晨一醒來,我就擔心的跑到魚缸前。謝天謝地,它們還都活著。只是還勢不兩立,當那四條魚游在水面上層的時候,小丑魚就呆在水的下層,保持著互不侵犯的距離。
看著看著,我突然就喜歡上這個小丑東西了。你想想,在所有的魚崽兒都成了大魚口中美餐的時候,為什么唯有它能生存下來?難道僅僅是因為僥幸嗎?不是的。當幾十條大魚一起張開血盆大嘴的時候,在那小小的魚缸里,是難有幸運逃脫機會的。是小丑魚憑著自己超群的機智和勇敢,巧妙的躲過了一次又一次被大魚吞噬的危險,才得以存活的。在后來的生涯中,它又勇敢的戰(zhàn)勝了沒有同伴的孤獨,堅強的活了下來。有了這樣的生命歷程,小丑魚強大無比,四個龐然大物算什么?當然不在它的話下了。
世間萬物都是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小丑魚是魚中的優(yōu)秀分子,是一條適應性極強的超群魚。它雖然習慣了孑然一身的孤獨,但是,我相信它同樣很快能適應和伙伴們的和睦相處。就是不知道它是雄是雌,若是在同伴中有它的“意中魚”的話,它繁衍的后代一定也會繼承和遺傳它的秉性,誕生出一條又一條超群魚。要不然,生物怎么會不斷進化呢?(寫于20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