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所以想盡辦法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可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學習成為了家長最煩心的事,很多家長忍不住感嘆道,孩子不懂事、不懂得體諒我們,我們這么辛苦一切都是為了你,你卻還不好好讀書。很多父母在和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甚至有些悲壯。
我相信所有家長的發(fā)心,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我們不能用發(fā)心的這個善,去忽略對孩子嘮叨的實際效果是否有效。
想要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動力,我們首先要找到孩子沒有內(nèi)在動力、沒有主觀意愿上的想學習的原因在哪?
01
輕易給孩子貼上了不愛學習的標簽
家長在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簽時,應該要是慎之再慎。要認真觀察他是不是不愛學習?他不愛學習什么?他可能是不愛所謂的學科學習,但每一個孩子其實內(nèi)心都不缺乏探索、好奇心、想象力。
02
過多的焦慮給了孩子無法承受的壓力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還挺好的,讀書成績也不錯,一到了中學就不行了,就不愛讀書了。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孩子上了中學學習壓力大了,功課多了,開始焦慮,父母也開始焦慮在雙重焦慮下,必然會和孩子擦出一些火花,孩子壓力會更大,壓力一但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就不愿意學習了。
03
父母過高的期望,讓孩子望而卻步
在國際教育里面有一個二八原則,申請世界名校的里面有百分之二十的孩子可能會進入世界頂級的名校,更多的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是普通的,進不了名校的。
但問題在于很多家長在不停的做拔苗助長的事情,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使得孩子望而卻步。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每個人的開悟也是有個階段的,男孩女孩不一樣,男孩子本身也不一樣。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恰當?shù)哪繕?,不能盲目的拿別人的孩子來比較,要學會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較,看到孩子點滴進步,并不斷的鼓勵孩子繼續(xù)前進。
如何驅(qū)動孩子的內(nèi)動力讓孩子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呢?
01
給孩子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作為家長,每天嘮嘮叨叨你要學習、你要學習、孩子從你的這個嘮叨當中,并沒有看出學習的目的、學習的意義、學習那么好玩嗎,必須要學習嗎、還是因為你叫我學習我才學習的呢。
反過來如果父母能夠幫助孩子能夠理解學習的目的、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學習的意義是不是只是為了激勵你找一份好工作、能夠掙的一份比較好的薪水、你就幸福了呢?還是學習是一個內(nèi)在覺醒的過程,讓你更多的認識社會、認識別人、更多的認識自己。
同樣的父母也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如果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學習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孩子的啟發(fā)會很大。比如父母在家經(jīng)常討論學習上的事情,這種對孩子潛移默化的熏陶很重要,從你的言行舉止灌輸給孩子,而不是靠嘴上說說就能灌輸給孩子的。
02
樹立恰當?shù)哪繕耍尯⒆芋w會成就感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如果能夠得到鼓勵,我們就更愿意去完成。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孩子需要鼓勵,給他樹立一個恰當?shù)哪繕耍屗麚碛谐晒Φ捏w驗,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孩子才會有興趣。
03
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夢想會指引我們不斷努力,達到目標。萊特兄弟因為有飛翔的夢想而發(fā)明了飛機,朗朗因為有鋼琴的夢想而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我們要從小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如果把家庭進行財富劃分,所有家長都應該承認孩子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既然孩子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就要用心去聆聽他們的心靈聲音,然后用心去陪伴他們成長。如果我們做到了以上幾點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內(nèi)動力,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