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楷,宋徽宗趙佶的第三個兒子,封鄆王,母懿肅貴妃王氏。
女真族首領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統(tǒng)一女真諸部后,1115年于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qū))建都立國,國號大金,金朝建國后,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zhàn),于1125年滅遼。
公元1127年,發(fā)生了一件改朝換代的大事件,正是靖康之變。大金滅遼國以后,看到北宋統(tǒng)治腐朽,防備空虛,就在滅遼的當年冬天,揮軍南下,大舉進攻北宋。公元1127年,金軍攻陷北宋的都城東京,擄走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于是北宋滅亡,歷史上稱這一變故為“靖康之變”又稱“靖康之恥”,據金國可恭所撰《宋俘記》記載,趙楷于金天會八年(1130年)六月二十六日死于韓州。
趙楷的趣事:趙楷曾經偷偷地參加了科舉考試,由于他文采非凡,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fā)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fā)榜后,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兆诟吲d之余,怕天下的讀書人說閑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提為狀元。據傳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參加科舉,并獲得第三名(探花),但畢竟不是狀元。所以趙楷便成了中國歷史上身份最高的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