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是一段特殊的時期,既有舊封建遺俗存在,依舊“三妻四妾”不改初心,又西方新思想傳入,散發(fā)著“一夫一妻制”的氛圍。因此,這兩者之間的碰撞,便產(chǎn)生了微妙的變化。而自古才子多風(fēng)流,正所謂“男人本色”,不管是那些達官顯貴,還是文人仕子,盡管認同一妻一夫制度,可在骨子里依舊是傳統(tǒng)的三妻四妾的觀念。
王桂荃,1886年生于四川廣元,自幼家境貧寒,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而父母是靠天吃飯的農(nóng)民,一年到頭收入沒幾個銀子。在王桂荃很小的時候,她的母親便早早的過世了,而父親再續(xù)的后母卻是個歹毒的女人,平日里對她熱嘲冷諷不說,還常常不給王桂荃飯吃,而父親整天忙于農(nóng)活,更是對王桂荃鮮有關(guān)心。
幾年后,王桂荃的父親去世,此刻的她在家中更無立足之地,常常受到了后母的虐待。而這樣的慘境已然讓人落淚了,可沒想到更大的災(zāi)難還在等待著王桂荃。一天,年幼的王桂荃外出玩耍,卻人販子給盯上了,并被拐走了。命苦的王桂荃被輾轉(zhuǎn)賣到了李惠仙家當(dāng)一名小丫鬟。
盡管成了侍候人的卑賤丫鬟,可王桂荃在李家至少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個遮風(fēng)避雨的地方,加之心地善良的她,受到了李家長輩和李惠仙的一致稱贊。不久,李惠仙出嫁了,當(dāng)時,李惠仙共帶了2個陪嫁丫鬟,一個是阿好、一個便是王桂荃。不過,到了新郎官梁啟超家后,這阿好卻變得了好吃懶做,不愿干活,這讓李惠仙很是生氣,不久便將她趕出了梁家。
而勤勞聰慧的王桂荃,則受到了梁啟超和李惠仙夫妻倆的喜愛,對她是大加夸贊,甚至后來還將家中的財政大權(quán),全部交托給王桂荃來管理,可見對她的信任程度,和對她人品的認可。作為近代的文學(xué)家,梁啟超的家中藏書頗豐,而且日常言語之中盡顯大儒風(fēng)范,這些因素?zé)o形之中,讓王桂荃耳濡目染,學(xué)到了許多的知識。
1901年,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出生了,頓時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之中。不過,由于梁思成自幼體弱多病,為了梁家的香火著想,不至于為一根獨苗擔(dān)心,思來想去的李惠仙決定,將自己的陪嫁丫鬟王桂荃,嫁給了丈夫梁啟超。而梁啟超在得到了妻子的同意后,倒也沒多說什么。
嫁給了梁啟超后,王桂荃的肚子十分的爭氣,她先后幫梁啟超生下了4個兒子,2個女兒。不得不提的是,年輕時的梁啟超曾經(jīng)不屑于舊封建的“三妻四妾”,因此,便暗暗立下誓言,自己這一生只要“一夫一妻”,因此,這便造成了王桂荃在梁家是一直無名無分。
不僅如此,王桂荃的幾個孩子,梁啟超更是叫他們喊李惠仙為“媽”,而喊王桂荃為“王姑娘”或“王姨”,這點上,其實對王桂荃是極為不公平的,梁啟超有些虛偽的成分在里頭。不過,王桂荃倒也不看重名分,她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子女們的教育上。畢竟,她吃了沒知識的苦,深悉沒知識才是世上最大的悲哀,因此,她努力的讓孩子們擺脫這種可怕的因素。
一直默默的付出,卻不求回報的王桂荃,上天終究沒有虧待她,不僅她的幾個子女和李惠仙所生的梁思成個個事業(yè)有成,每個人在各自的領(lǐng)域上,都有著獨特的建樹,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最終,都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才。像梁思成,便成為了一代建筑大師;梁思永、梁思忠乃是著名考古學(xué)家;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是為著名經(jīng)濟學(xué)家;而梁思禮的成就更牛,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在1993年時被選為中科院院士;
梁啟超與李惠仙、王桂荃所生了子女,個個成了國家的棟梁,每個人在各自的領(lǐng)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可謂不令人驚嘆。不過,在1968年的時候,年屆85歲高齡的王桂荃卻與子女們走散了,當(dāng)眾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找到她時,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具尸體,王桂荃死在了牛棚之中。王桂荃死后,子女們將她和父親梁啟超合葬在了一起,并且在墳?zāi)沟呐赃?,種下了一個母親樹,以此來懷念這位充滿傳奇,偉大而善良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