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頓悟
在日本,和尚絕對算是奇特的存在,喝酒吃肉,結(jié)婚生子。有佛系搖滾,還有佛系酒吧,還有和尚化妝師。
日本和尚的時尚和大膽,突破了人們對傳統(tǒng)佛教的想象,但他們終其一生追求的,仍舊是一個“悟”字。
悟道以普度眾生,這一點,在其寺廟的布告欄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人和過去無法改變,
但自己和未來可以改變。
人生除了死亡,
其他都是擦傷。
你是在拜佛,
還是在拜自己的欲望?
方丈經(jīng)常定期或不定期在布告欄上寫下類似簡短的一兩句話,潤物無聲地揭示人生奧義。
知道自己愚蠢的人,
最有智慧。
不留下
遺憾和剩飯的人生。
有空在網(wǎng)上辱罵他人,
不如多念幾句阿彌陀佛。
諸如此類,結(jié)合流行語與現(xiàn)代性的人生哲學(xué),讓不少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沒有一朵花,
從一開始就是花。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些哲語也在一片禪意中,逐漸放飛自我。像獲得2018寺廟布告欄大賞4萬人轉(zhuǎn)發(fā),10萬人點贊的那句“你也會死的”
直白、扎心,短短幾字,道盡了眾生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沒有做不到的事,
只有不想做的事。
而最能普度人心的,往往正是這般直白又懇切的語句。
我的任性理所當(dāng)然,
別人的任性不可原諒。
讓花謝的是風(fēng)雨,
讓花開的也是風(fēng)雨,
但沒了風(fēng)雨,
花不會開也不會謝。
成功只是外在的裝飾,
失敗才是人生的財富。
活著,
已經(jīng)賺到了。
人人都有“我執(zhí)”,總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而這些句子醍醐灌頂,瞬間點醒迷茫的人們。
不存在的,
就是不存在。
沒有失敗的人生,
才是真的失敗。
有時覺得自己很好,
是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關(guān)于生死,關(guān)于得失,關(guān)于為人處世,看完這些佛系“頓悟”,有沒有覺得神清氣爽?
受人之恩不要忘,
與人之恩不要提。
如果看到盛開的鮮花很高興,
不要忘記感謝讓花盛開的根。
偶爾涌起的不是干勁兒,
只是一時興起。
雖然有些句子乍一讀比較“喪”,但慢慢咂摸一番,卻總能體味到其背后隱隱向上的力量。
辛+一=幸,
本首一元思想的辛苦才是幸福
不管怎樣,
明天都會來的。
翻過的高墻,
會成為你人生的盾牌。
安靜地開,安靜地落,
花從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佛教傳道協(xié)會的江田智昭表示:現(xiàn)在的人都遠離寺廟,看書也越來越少。告示板里的文字反映了住持的想法,在文字里藏著有趣的理念。
人們的心深沉而神秘,
但人們卻寧愿活在淺薄之中。
而住持石神明則說道:“佛教直白地教給大家人生真實的存在形式。如果大家能通過這寫語句醒悟,重新審視生命或生活方式的話,就好了。”
支撐著我的,到底是什么?
「簡短一句,發(fā)人深思」
保持現(xiàn)在的你不是挺好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
一成不變真的好嗎?」
滿足欲望的人心與堆積的大雪,
都使人迷路。
「貪得無厭終會讓人迷失自己」
你認為謝謝的反義詞是什么?
「是理所當(dāng)然嗎?
太多的人不懂感激,
把別人的善意,
當(dāng)成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隆!?/span>
一句句話,直戳心底。看似“不正經(jīng)”的日本和尚,三觀卻相當(dāng)正經(jīng)。
不是發(fā)際線在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你可以打破常識,
但不能沒有常識。
有人每天打坐念經(jīng),滿腹卻是邪念算計;有人看似浪蕩輕狂,心中卻深懷憐憫慈悲;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中,也不在廟宇,它關(guān)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BG1BGB免責(zé)聲明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本人對文中觀點不持立場,對文章觀點不負責(zé)任。版權(quán)屬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