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勒是霧都,勒還是江都、橋都、陪都、山城,一文帶你游遍重慶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嚴禁盜用!



推薦閱讀:(成渝之爭)

成都印象:shī,shí,shǐ,shì






江湖

“軟中華,硬玉溪,頭發(fā)越短越牛皮;搶地盤,夾毛居,再大的場合都不得虛?!?/span>

這是近年大火的說唱歌手GAI在其作品《重慶魂》中的兩句歌詞。

GAI出生于四川,說唱事業(yè)卻在重慶風生水起,也許重慶有一種氣質(zhì)和他的性格一拍即合,適宜的土壤孕育出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作:

“老子在街上橫起走,想搞我的你要么請舉手,我曉得你們心頭憋氣惱火又不敢搞我,那就活該你們討口?!?/span>

“老子一抬手就摸得到天,看白云青山跟裊裊的煙。在苦海尋歡雖回頭無岸,我瀟灑坦蕩行走在天地間。”

“我命硬學不來彎腰,一山還要比一山高?!?/span>

“塵埃豈能掩芳華,炎黃浩瀚沐蒼霞,上下五千歲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華夏?!?/span>

......

(下圖來自網(wǎng)絡)


這是一種坦蕩爽直的性格,有小人物的桀驁叛逆,也有大天下的浩蕩豪情,有睚眥必報的快意恩仇,也有勝負在天的灑脫超逸。

孕育這種“匪幫風”的是重慶的江湖氣。

重慶是長江上游的一座碼頭城市,處于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是四川的門戶,地勢險要,自古便是軍事要地。兩宋時,長江航運繁盛,沿線商業(yè)興起,軍事重鎮(zhèn)漸成為繁華商都,大批貨物在這里的碼頭聚散,商人、游客、船工、挑夫……三教九流匯集于此,為了生存和利益,眼花繚亂的奇技淫巧層出不窮,販夫走卒的大吆小喝熱火朝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連重慶的特色菜,也被稱作“江湖菜”,反映著重慶江湖的火熱和駁雜。

(九宮格火鍋,最初是為了方便不同口味的人拼在一起進餐)


然而,正如GAI的“匪幫”不局限在“一幫一派”的恩怨,重慶的江湖也不僅僅是三教九流的淫巧。重慶,拆開來寫,是“千里”和“廣大”,今天的文章,就帶大家逛逛重慶,領略一下這座西南名城的“行千里和致廣大”。

(重慶大劇院)




磁器口

重慶之旅,讓我們從歷史文化名街、巴渝十二景之一的磁器口古鎮(zhèn)開始。

磁器口古鎮(zhèn)始建于北宋,一開始叫“白崖鎮(zhèn)”,因為這里背靠馬鞍山,馬鞍山上有白色的石壁。明朝時,建文帝朱允炆被燕王朱棣逼迫退位,輾轉(zhuǎn)到此隱居,所以這里又稱“龍隱鎮(zhèn)”。到了清代,古鎮(zhèn)開始制作銷售瓷器,商賈云集,貿(mào)易通達,繁盛一時,當時人稱“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來萬盞明燈”,因此定名為“磁器口”。


古鎮(zhèn)位于重慶沙坪壩區(qū)東北部,面臨嘉陵江,背靠歌樂山,清水溪、鳳凰溪兩溪環(huán)抱,金碧山、馬鞍山、鳳凰山三山并列,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薈萃。磁器口是沙磁文化的發(fā)祥地,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磁器口商業(yè)貿(mào)易和文化活動空前繁榮,周恩來、徐悲鴻、馬寅初、丁肇中的眾多名人都曾駐留于此,他們的活動提倡愛國、重視教育、追求民族大義,是抗戰(zhàn)大后方文化的一面旗幟。


如今的磁器口古鎮(zhèn),除了沙磁文化,還有各具特色的巴渝文化、紅巖文化和宗教文化,可以在這里欣賞川劇變臉、了解抗戰(zhàn)的崢嶸歲月、感受《紅巖》的英雄風采,或者在江邊茶樓上品茗小憩,觀賞江景。


磁器口正街南側有一個鑫記雜貨店,這里不賣雜貨,是一處展示“紅巖精神”的展館。鑫記雜貨店是當年被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關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志士與外界交換信息的主要窗口,也是當時中共地下黨的重要秘密聯(lián)絡點之一。小說《紅巖》中華子良的原型韓子棟就曾在此傳遞了很多珍貴的情報。


從雜貨鋪沿正街前行,來到了寶善宮。這里原是道教宮觀,抗戰(zhàn)時期作為嘉陵江小學的校址,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就曾在此就讀。園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雅,與街道的喧嚷對比鮮明。如今寶善宮內(nèi)是茶藝館和川劇表演場所。


正街正中的轉(zhuǎn)運樓非常顯眼,攬客者化著妝、穿著戲服,十分熱情。


轉(zhuǎn)運樓是磁器口古鎮(zhèn)獨具特色的茶館堂會,可以一邊喝茶,一邊欣賞皮金滾燈、川劇變臉、傳統(tǒng)戲法、民樂演奏等表演。這里還有一口傳奇的深水井,據(jù)傳當年建文帝輾轉(zhuǎn)流落到磁器口時,饑渴難耐,又要躲避過往關口的盤查,慌不擇路一頭栽進了枯井之中,就在他哀嘆時運不濟,準備閉目等死之時,突然一股清泉從井底噴涌而出。此后,磁器口許多枯井都流出了甘甜可口的清泉,所以老百姓又稱這口井為“生水井”。


轉(zhuǎn)運樓對面是鐘家院,建于1890年,主人是在磁器口長大的鐘云亭老先生。他曾任慈禧太后的外采辦,后告老還鄉(xiāng),在北京請人設計了房屋圖紙,回到磁器口修建了現(xiàn)在鐘家院。院落有北方四合院韻味,但所用的小青瓦和穿逗木架又極具南方民居的精致典雅。如今鐘家院是設有瓷器陳列館的磁堂,主要展現(xiàn)磁器口瓷器制作鼎盛時期的相關人物、事件和作品,還原了磁器口曾經(jīng)的商貿(mào)繁華和歷程變遷。


正街北側是寶輪寺,建于宗真宗咸平年間,歷史悠久,是重慶最負盛名的佛教名剎之一。據(jù)傳建文帝在磁器口的隱居地就在此寺,因此也叫“龍隱寺”。寶輪寺有一神奇之處是其中的大殿用一人不能抱合的馬桑木作為木柱支撐,未用一顆鐵釘,兩側的雙龍盤柱基石一高一低,高的凸出地面尺許,低的凹下數(shù)寸,卻歷經(jīng)千年不傾斜。


除了以上歷史悠久的院落和寺廟,磁器口更多的是小吃店、服裝店、特產(chǎn)店,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商業(yè)街。


徜徉街道時不時會碰上有趣的雕塑,反映了這里的歷史和民俗。


“少婦尿童”雕塑位于離寶輪寺不遠的磁器口橫街上。關于雕塑也有一個傳說:落難的建文帝因奔波勞累,患上了哮喘、勞損、風濕等病,礙于永樂皇帝追殺而不敢求醫(yī)問藥,某天夜里,神仙托夢于他,說“七歲童男小便可解也”,第二天出廟暗訪,果然發(fā)現(xiàn)一女人抱一男童小解,問之,童正七歲,便說明來意討要童尿,一碗童子尿飲下,病痛俱去之,這就是“護龍水”的故事。


古鎮(zhèn)內(nèi)還有一座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1937年,日本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大規(guī)模侵略中國,次年12月,時任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wèi)叛國投敵,引起公憤。1940年2月,陪都重慶成立以馮玉祥為委員長的“重慶各界聲討汪逆罪行委員會”,發(fā)動社會各界捐款修建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并在碑前塑汪逆跪像。


日本侵華期間,國民黨也加緊了對革命志士的迫害,在磁器口西側三公里處的渣滓洞,是國民黨軍統(tǒng)秘密關押革命志士的監(jiān)獄,我們都熟悉的“小蘿卜頭”就曾被關押在這里,接下來我們就去紅巖景區(qū)感受一下老一輩革命家的紅巖精神。




紅巖魂

歌樂山本來是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當年卻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tǒng)治下顯得陰森殘酷......


從1939年到1949年國民黨政權統(tǒng)治大陸期間,軍統(tǒng)局在歌樂山的秘密監(jiān)獄中關押過大量為爭取自由民主而斗爭的政治犯,其中被殺害者不計其數(shù)?!巴钅鲜伦儭敝性饪垩旱男滤能娷婇L葉挺將軍兩度被囚于此,“西安事變”發(fā)動者張學良將軍也曾在此關押,著名共產(chǎn)黨人羅世文、車耀先、江竹筠等以及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黃顯聲等在這里以身殉義。


國民黨多次對關押在此的政治犯進行屠殺,以1949年9月6日至11月29日期間的大屠殺為甚,僅最后一個月內(nèi)屠戮約300人,7名無辜少兒(包括小蘿卜頭)亦不能幸免,年齡最小者未滿周歲。11月27日下午到28日凌晨,白公館、渣滓洞的屠殺極其慘烈,旦夕之間,200余條生命被屠戮,尸山血海,慘不忍睹。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殺慘案。


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入城,重慶改天換地,人們將先烈遺體收斂,合葬在今天的歌樂山烈士陵園,并建立紀念碑,塑立宏大群雕,以緬懷先烈功業(yè)。


烈士陵園北部不遠處是白公館,這里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白駒自詡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后代,故借用白居易的號取名為“香山別墅”。


1939年10月白公館被軍統(tǒng)局改名為重慶臨時看守所。在“一一二七”大屠殺中,特務對在押者集體屠殺,近30人遇難。羅廣斌(《紅巖》的作者)等19人爭取看守楊欽典的幫助越獄脫險。


這些革命志士在監(jiān)獄的艱險環(huán)境中一直抱有樂觀的革命精神,堅信重慶會解放,當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升起國旗時,獄中的他們憑著想象自己制作了一面國旗,藏在地板下,打算重慶解放的那一天舉著它沖出牢房,然而陳然、劉國鋕、丁地平三位先烈在大屠殺中就義,只有羅廣斌脫險,重慶解放后,他回到牢房,取出了這面紅旗。


正是革命先烈“善處逆境、寧難不茍”的紅巖精神換來了今日的和平,向無數(shù)為了大義獻出生命的先輩致敬!



解放碑

1946年,為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在時任重慶市長張篤倫的主持下,“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奠基開工。新中國成立后,“抗戰(zhàn)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劉伯承為“人民解放紀念碑”題寫了碑名。40多年后,以解放碑為中心的商業(yè)街拔地而起,讓這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地標成為了重慶繁華的代名詞。


解放碑是重慶的城市名片,是重慶母城的核心,是重慶人心目中的“城”和外地人眼中重慶的代名詞,人們常說沒到過解放碑就不算來過重慶城。


這里囊括了購物、旅游、商貿(mào)、餐飲、娛樂、休閑和金融等城市綜合功能,是重慶最繁華、最時尚、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是“中國西部第一街”。


除了商業(yè)街上常見的購物廣場、品牌店、飯店等建筑,這里還常有潮流的展覽和活動,打扮時髦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朝氣和創(chuàng)新。


常規(guī)的寫字樓之外,還有一些別出心栽的建筑讓人耳目一新,比如位于臨江支路的國泰藝術中心,外觀是修竹茂林的紅柱幕墻,遠遠望去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篝火。


還有重慶美術館,場館本身和廣場上的裝飾都充滿了藝術氣息。


白天的解放碑人頭攢動,入夜后更是熱鬧非凡。

茶樓飯館歌廳影城都亮起了五彩的招幌,鮮艷奪目:


酒吧里聚集著狂歡的人群,在烈酒與音樂中揮灑激情和青春:


街頭藝術家動情吟唱,用流動的歌聲裝點夜色:


唯美雕塑引人注目,是凝固的音樂綻放魅力:


白天呆板的建筑在燈火的映照下也顯得嫵媚多姿:


“個頭”不高的解放碑在燈火環(huán)擁中愈發(fā)輝煌挺拔:


古老城門和現(xiàn)代建筑的熨帖以及山城特有的起伏讓夜色更加魔幻:


最魔幻的,莫過于解放碑西北的洪崖洞和東北的朝天門,下面我們就坐上夜游兩江的輪船,去看看重慶最美的夜色。




夜游兩江

重慶夜景早在乾隆時期就有名氣了,時任巴縣知縣的王爾鑒將山城夜景列為巴渝十二景之一,所以有句話叫“不覽夜景,未到重慶”。


看山城夜景有兩種方式備受推崇,一是坐過江索道越過長江,然后登上南山一棵樹觀景臺,從高空和對岸俯瞰遠眺山城五彩斑斕的迷人夜色;還有一種就是乘坐游船,從嘉陵江和長江交匯處的朝天門碼頭出發(fā),溯長江而上,后折返至嘉陵江,一路經(jīng)過東水門長江大橋、湖廣會館、慈云寺、重慶大劇院、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南濱路、洪崖洞等勝景,最后返回朝天門碼頭,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地欣賞重慶的繁華夜景。


出發(fā)碼頭所在的朝天門,本身就是重慶最具特色的地標景觀。


朝天門本是重慶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時,朝廷偏安臨安(今杭州),時有欽差自長江經(jīng)該城門傳來圣旨,所以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讓朝天門從眾多古城門中脫穎而出的,除了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還有建在這里的幾棟彎曲的大樓,它們猶如揚帆遠航的巨輪、蓄勢待發(fā)的巨弓,構成了重慶最震撼人心的天際線。

(不同角度看朝天門大樓)


朝天門上是來福士廣場,門口的裝飾引人注目:


將視線從朝天門收回,在碼頭乘坐“交運明珠”游船,讓我們開啟這趟令人心迷神醉的兩江夜游。


我看過不少夜景,上海浦東的高樓林立、天津海河的沽水流霞、南京秦淮的煙籠寒水、桂林四湖的日月雙塔......自以為有水的夜色再難翻出新花樣,然而重慶的夜色讓我又一次感受到耳目一新的驚喜,也許是山城的高低錯落讓燈光層次豐富,也許是橋都的輝煌大橋讓江湖璀璨多姿......



沿江而行,兩岸是層層疊疊的燈光,萬家燈火和閃爍霓虹將夜色點綴得夢幻又璀璨,不同的地方江水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鮮紅的大橋下是平靜的“紅?!?,深藍的游船處是起伏的藍波,五彩的燈光在水中蕩漾律動,在靜謐深沉的夜空下暈染出一條變色的彩帶。


江水悠悠,江風瑟瑟,皎月昭昭,云影綽綽,兩岸通明的燈火和夜空璀璨的星月倒影水中,猶如暢游星河。


今日的江夜輝煌是二十一世紀的“清明上河圖”,是高樓、大橋、霓虹、豪船和科技凝聚而成的繁華,然而在所有這一切存在之先的古代,山城夜景已然名揚天下,這說明重慶的山水本身就是一幅良好的底子。王爾鑒作詩贊山城夜景:

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
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
浪卷光難掩,云流影自清。
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


古人把兩江交匯處的夜景稱為“字水霄燈”,據(jù)說朝天門處的水流來回曲折,天然形成一個酷似“巴”字的古篆體,故名“字水”;夜幕下華燈初上,波光熠熠,此為“宵燈”,“宵燈”映“字水”,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與星月交燦,美不勝收。


游船遠方的岸邊,如翡翠一般的建筑是重慶大劇院,造型新穎的玻璃幕墻不斷變換顏色和文字,表達著進取和祝福。


夜游進入尾聲時來到了洪崖洞,在江面上可以看到洪崖洞的全貌,高低錯落,燈火通明,宛如《千與千尋》中充滿魔力的湯屋。


其實洪崖洞的建筑并沒有借鑒動畫靈感,而是聯(lián)排的干欄式吊腳樓,屬于巴渝傳統(tǒng)建筑,洪崖洞背后是解放碑的林立高樓,古老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設計交相輝映,一種魔幻的氛圍油然而生。


魔幻的洪崖洞里面有什么,讓我們前去一探究竟。




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解放碑滄白路,是解放碑商業(yè)區(qū)最具特色的景觀,也是夜游兩江最引人注目的景觀。


洪崖洞已有2300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316年秦滅巴時,這里就是一出軍事要塞,之后的漫長歲月中,洪崖洞相繼形成江隘炮臺、湛江古寺、東川書院、明代城墻、天成街巷等眾多歷史遺跡,留下了洪崖滴翠、嘉陵夕照、兩江匯流等巴渝十二景中的三大景觀,保留著獨具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和吊腳樓文化,是重慶唯一遺留的一處老山城人文景觀。


明朝初年,重慶建有“九開八閉”的十七道城門,這里的“洪崖門”是一道兵備閉門,民間習慣將洪崖門稱為“洪崖洞”,沿用至今。


洪崖滴翠是洪崖洞一樓嘉浜路入口處的景觀,城墻下有水簾鋪石,北宋世人黃庭堅曾作詩贊曰:“鐵飛高崖落,翠涌大江流”,清朝的王爾鑒也曾題詞:“自是仙崖張畫景,嵐光一片裊清風”。


如今隱藏在火鍋店和吊腳樓的包圍中,自是看不出“翠涌大江流”的壯美,但曾經(jīng)的奇險還是能多少顯現(xiàn)出來——嘉浜路是從朝天門步行進入洪崖洞的入口,從地圖上看,離解放碑不遠,當按著導航步行前往解放碑時,卻怎么都會“偏離路線”,問人才知道,解放碑和洪崖洞一樓根本不在一個海拔,需要乘坐電梯上升至11樓的滄白路,再用導航才管用!果然是山城,讓導航失靈的山城。


(洪崖滴翠的木橋上可以從側面欣賞洪崖洞的吊腳樓)


(嘉陵江大橋洞穿了洪崖洞中層,這樣的景觀在重慶不少見,還有穿樓的火車)


夜晚的洪崖洞外,家浜路路上車水馬龍,火樹銀花,路邊拍照的游人摩肩接踵,除了游客,還有專業(yè)的攝影團隊,總能在狹小的空間和川流的車龍中捕捉到合適的角度,洪崖洞作為背景的魅力太有吸引力了。


洪崖洞內(nèi)人頭攢動,兩側是鱗次櫛比的小吃店、特產(chǎn)店等等,餐飲娛樂、酒店劇院無所不包,每層各有特色,是一座立體式空中商業(yè)街。


(立體空中步行街)


多達11層的步行街中,巴渝民俗、百業(yè)工坊、古玩文創(chuàng)、酒吧歌廳、二次元潮玩等目不暇接,其中最值得駐足的是5樓的“重逢1980年代生活情境街區(qū)”和6樓的“夢游巴渝十二景”光影互動空間。


夢游巴渝十二景是通過光影互動,按照節(jié)氣變換,將巴渝十二景由古到今的轉(zhuǎn)化以故事串聯(lián),生動唯美地呈現(xiàn)出來,讓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十二景為立春·金碧流香、驚蟄·黃葛晚渡、清明·歌樂靈音、谷雨·海棠煙雨、立夏·桶井峽猿、小滿·云篆風清、夏至·佛圖夜雨、小暑·洪崖滴翠、大暑·字水霄燈、立秋·龍門皓月、白露·縉嶺云霞、大雪·華鎣雪霽,每一處景都是自然風光和藝術加工的完美融合,美得醉人。


重逢1980街區(qū)圍繞重慶老巷場景文化,真實還原了80、90年代的市井百態(tài),電影級的置景水準讓人一秒穿越,吸引了無數(shù)年輕人打卡拍照,一些80后、90后更能從中感受到一絲親切,其實不止是重慶人,外地人到此也會有所感觸,因為那個時代的一些事物是很多城市都經(jīng)歷過的。

露天臺球和小賣部公用電話應該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


寫著“拆”字和貼著港臺明星畫報的墻角似乎就在昨天:


在網(wǎng)吧和酒吧還不普及的年代,街機和迪斯科是不同年齡的娛樂場所:


能讓重慶本地人深感共鳴的,也許是5路電車、山城寬銀幕電影院、山城照相館等場景:


復古街區(qū)還有真實和虛擬的表演,藝術家在接頭的舞臺上演奏小提琴,觀眾還可以裸眼觀看3D全息影像的鄧麗君演唱經(jīng)典歌曲。


在1980街區(qū)感受到復古和懷舊,在洪崖洞露天的雕塑中還可以領略的接地氣的樸素民俗。


火鍋是最受歡迎的食物,著急進食的胖娃娃的屁股已被游客拍的锃光瓦亮:


下面這座雕塑立在洪崖洞頂層,高達13.8米,由青山、石梯、懸崖、老巷和20多幢吊腳樓錯落融合在一起,名為《記憶山城》,它別具一格地將一座歷史悠久的山城的市井小巷和特色景觀生動地展現(xiàn)了出來。


不過要深入了解山城的歷史和山水,重慶博物館一定不可錯過。



博物館

重慶博物館又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的起點就位于重慶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博物館位于渝中區(qū),對面是重慶的老地標——人民大禮堂,進館前,我們先去看看人民大禮堂。


人民大禮堂修建于1951年到1954年,是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主持修建的,它氣勢雄偉,金碧輝煌,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宮殿建筑風格和西方建筑大跨度結構,是重慶的十大文化符號之一。
 

大禮堂的主體部分仿北京天安門和天壇的造型藝術,南北兩翼配以廊柱式長樓,樓頂貼綠色琉璃瓦,重檐飛翹,雕梁畫棟,亭閣對稱協(xié)調(diào),吻獸造型各異。大禮堂是重慶市舉行大型集會和演出活動的中心,中外許多領導人曾在此留下足跡。


大禮堂前的廣場上是富有傳統(tǒng)民族建筑風格的正門大牌樓,造型別致,布局和諧,彩繪精雕。


穿過大牌坊就是重慶博物館。

重慶博物館集“巴渝文化、三峽文化、大后方抗戰(zhàn)文化、移民文化和統(tǒng)戰(zhàn)文化”為一體,展出了古人類標本、三峽文物、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大后方抗戰(zhàn)文物等藏品,可以從中全面了解重慶的過去和現(xiàn)在,篇幅所限,挑一些重要的介紹給大家。

大廳樓梯兩旁的烏楊漢闕是十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外觀為重檐廡殿頂雙子母石闕,雕刻有生活場景、神話傳說、飛禽走獸,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漢闕。


下圖是三峽瀑石,是從古稱“天開一線,峽張一門”的夔門邊切割而來,由江水常年拍打沖刷而成,因形狀像瀑布落下,故名瀑石。


三峽纖夫是以前在峽江上靠拉船為生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消失,人們只有在表演或攝影等藝術作品中才能看到他們。


下圖的景云碑也是鎮(zhèn)館之寶之一,它是為紀念東漢朐忍縣令景云而立,碑上雕刻神采煥然,書法清新優(yōu)美,是漢碑中的精品。


三峽崇山峻嶺、云遮霧繞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此地巴人的巫文化,土家人廣為流傳的儺戲表演就是這種古老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


重慶云陽的大梁巖畫以陰刻的方式刻畫了巫師做法的場景,畫風古樸自然,充滿了原始神秘的氣息。


巫山猿人左下頜骨殘段,屬于距今214萬年的早更新世:


虎紐錞于和鳥形尊也是鎮(zhèn)館之寶,它們是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⒓~錞于的虎與巴人的傳說有關,巴人祖先廩君死后化為白虎,所以白虎是古代巴族崇拜的圖騰。鳥形尊出土于巴人的貴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審美情趣、工藝水平難得的藝術精品。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解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11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隨即,從白山黑水到黃河兩岸,從中原大地到蘇杭海上,從江漢平原到嶺南珠江,數(shù)千萬同胞和軍政機構、工礦企業(yè)、商貿(mào)金融、高等院校等紛紛遷往以重慶為中心的大后方,重慶從商業(yè)重鎮(zhèn)躍升為戰(zhàn)時首都。

(川軍將領郭勛祺在前線繳獲的日本櫻花戰(zhàn)刀)


為了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戰(zhàn)意志,造成巨大戰(zhàn)略恐慌,從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侵華日軍集中航空兵力對重慶及其周邊城市進行了長達6年多的大轟炸,日軍的戰(zhàn)略轟炸是一種無差別轟炸,對包括工廠區(qū)、商業(yè)區(qū)、文化區(qū)、住宅區(qū)等在內(nèi)的所有區(qū)域進行狂轟濫炸,其轟炸時間之長、次數(shù)之多、手段之殘忍、災難之深重,為人類戰(zhàn)爭史上所罕見。

1941年6月5日,日軍轟炸機夜襲重慶,輪番轟炸較場口居民區(qū),造成了震驚中外的“較場口防空大隧道窒息慘案”,死傷枕籍,舉國同悲。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重慶完成了作為戰(zhàn)時首都的神圣使命,作為勝利之城,重慶因此獲得一份永久的歷史殊榮。


博物館中還要巴人歷史、重慶談判、西南少數(shù)民族服飾等展覽,就不在這里一一介紹了,下面我們?nèi)ス涔淞_漢寺,這里是《瘋狂的石頭》取景地。




羅漢寺

羅漢寺位于離解放碑不遠的重慶路上,掩藏在一片高樓大廈的夾縫中,略顯荒唐,這大概是荒唐的《瘋狂的石頭》在此拍攝的原因。


羅漢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羅漢洞而建,寺中有古佛崖北宋石刻群像大小四百余尊,還有泥塑著色羅漢像五百余尊,是重慶市佛教協(xié)會的駐地。


進入寺門后可看到一座青石鑲成的廣場,彌勒佛石雕坐鎮(zhèn)中央。


彌勒佛后有20多米長的古佛巖,400余尊宋代摩巖石刻佛像就存在這里,有臥佛、觀音像和供養(yǎng)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山石刻。進殿途中在這里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穿過古佛巖來到了大雄寶殿,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如十六尊者塑像,是釋迦佛的16位得意門生,還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銅鑄像、緬甸的釋迦牟尼成道玉佛,臨摹印度壁畫“釋迦牟尼離宮出家圖”等。


羅漢寺最著名的就是五百羅漢堂了,在羅漢堂數(shù)羅漢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tǒng)習俗,據(jù)說通過數(shù)羅漢可以知道自己當年的吉兇禍福。


全寺有四幢佛殿,呈長方形結構,所用材料全是木石,建筑整齊,造型優(yōu)美,宏偉壯麗。門窗檐柱上彩繪精制成飛禽走獸、花卉鱗毛,栩栩如生。


整座寺廟樓閣重疊,殿堂深邃,屋脊高聳,飛檐凌空,襯以參天古柏,高大竹樹,顯得十分雄偉莊嚴。


至此,市區(qū)的人文和繁華幾乎遍覽,接下來我們將前往武隆后坪鄉(xiāng),去領略天坑地縫的自然勝景。



天坑地縫

從重慶坐車像東南行駛約170公里,來到了武隆,這是重慶的一個市轄區(qū),城市卻不是這里的主角,峽谷、洞穴、伏流、草甸等喀斯特景觀遍布全區(qū)。這里有華美的芙蓉洞,洞中是喀斯特形成的巨幕飛瀑、珊瑚瑤池等奇觀;這里有醉美的芙蓉江,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奇峰羅列;這里有秀美的仙女山,林海、奇峰、草場、雪原壯麗非凡,被譽為“落在凡間的伊甸園”;最值得一游的,是壯美的天生三橋(天坑)和奇美的龍水峽地縫。

(金字塔一般的武隆游客中心)


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一北一南,離得不遠,我們先去天生三橋看看。


天生三橋位于武隆區(qū)城東南20公里的白果鄉(xiāng)與核桃鄉(xiāng)交界處,大自然造就了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三座巨橋,平均高度在300米以上,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橋群,三座石拱橋之間又兩大天坑——青龍?zhí)炜雍蜕聱椞炜樱龢驃A兩坑,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風景壯美!


如果你看過《變形金剛4》,其中一段變形金剛騎著機器恐龍在山谷打斗的場景一定有印象,那段鏡頭的取景地就是武隆天坑。也許這樣的天造巨洞對于人類來說太過龐大,而高樓密布的城市對于塞伯坦星人又施展不開,天坑正好適合巨人過招。


除了《變形金剛》,這里還拍攝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滿城盡帶黃金甲》,說明天生三橋不僅宏大,也很奇絕和秀美,符合人們對仙境和險境的想象。


《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刺客從天而降,追殺天福官驛中的客人,就是在這座藏于山底的小院落中拍攝的。


官驛屋頂被天龍橋萬丈深淵所籠罩,四周巖石崢嶸,灌木蒼翠,有一種陰深蕭煞的氣氛。


天福官驛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地處“鉆天鋪”和“白果鋪”間的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后毀于兵燹。如今看到的仿制院落在青龍橋下端,坑底有條谷底大道,寬約5米,仿古時驛道,可通行車馬。


從不同的角度看天坑,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狀。在天福驛站抬頭仰望,天橋和山峰合圍一圈,真的貌似天開了一個洞。


往遠方眺望時,有的曲線柔和像火炬,有的方方正正像天窗,也許天工造物也不是隨手一揮,而是用心雕琢的。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要屬青龍橋下方的橋洞,形如一把大刀,洞前有一條溪水,倒影更見其形,猶如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景區(qū)還只有一個刀柄,是受人喜愛的拍照留影地。


青龍橋和四周石崖構成的天坑酷似一只展翅欲飛的老鷹,故名“神鷹天坑”:


天坑還有不少泉水和瀑布,有的自橋頂涌出,飛泉漱玉,隨風飄灑,晶瑩剔透,有的似輕煙薄霧,入地不見蹤影,還有的自橋壁奔流而出,一波三折,錯落有致。


從入口下至天坑的電梯也是一大景觀,垂直緊貼崖壁,巍峨壯觀。



此外,一些自然形成和人工塑造的雕塑也讓人印象深刻。

下圖叫“圣象迎賓”:天龍橋北橋孔下方石壁上凸出部分酷似一頭大象,它是經(jīng)地下水流沖蝕和切割而成,屹立此處百萬年,辛勤不倦地迎接遠方的客人。


下圖是“大猩猩”:黑龍橋石壁上方的一處景觀,眼窩深邃,面部輪廓明顯,被認為是黑龍橋的守護神。


天龍橋下有隱士對弈的雕塑,悠然自得,令人向往:


天坑到此,接下來去地縫走一趟地心之旅。


穿越悠長的“時空隧道”(上圖),來到谷底,眼前溪水潺潺,碧潭幽深,谷壁如削,藤蔓盤繞,飛瀑流泉,讓人昏昏然不知何處。


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霧漫溪水,幽邃的地縫讓人心神寧謐。


山道彎彎嵌綠樹,瀑水從樹縫隙間潺潺而下,翠音悅耳,沁人心脾。


在如畫的峻嶺峽谷中起伏前行,來到了地縫的最低處。


這里的景觀被稱為“一線天光”:此處谷底到谷頂高差260米,峽谷最窄處2-3米,谷底仰望,只見一線天光,谷頂俯視,谷內(nèi)霧靄沉沉,深不可測,“地縫”之名由此而來。


再往前走,轟轟巨響振聾發(fā)聵,前方不遠處一道白練映入眼簾。


這座壯闊的瀑布名為“銀河飛瀑”,此瀑從峽谷右壁山洞中涌出,沿坡壁沖蝕形成了幾處大小不等的深潭,從上至下形成四層階梯狀跌水,最下一級高差達80米。巨量的水流終年不斷,撞擊在左壁堅硬的巖石上,沖蝕出一個巨大凹坑,濺起許多水花,這個過程產(chǎn)生了大量負氧離子,深吸一口,頓感神清氣爽,因此這里要被稱作“天然氧吧”。


瀑布之后的路程需要攀援而上,在石梯的頂端來到了蛟龍寒窟。


蛟龍寒窟是一個巨大的溶蝕洞,高度近百米,是億萬年前的早期地下河水沿著巖層裂縫溶蝕而成。


這也是一處伏流洞,只聽見水聲潺潺,卻不見流水,幽靜至極,寒氣逼人,傳說有蛟龍在此修煉。


洞中乳石千奇百怪,陰森可怖,是億萬年流水不斷雕刻的杰作。




勒是霧都

重慶人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時喜歡說“勒是霧都”,因為一年當中,重慶有超過200天迷霧蒙蒙。


迷霧蒙蒙。

這是很多懸疑劇鐘情在重慶取景的原因嗎?

(《沉默的真相》就在重慶取景,片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大橋,橋下河邊是拋尸點)


我想,不全是。

除了霧都,重慶還是橋都、江都、山城、陪都......,甚至在網(wǎng)友們的印象中,重慶是8D魔都。

(橋都:有很多造型各異的橋)


(山城:建筑高低錯落,圖為東水門)


(江城:嘉陵江長江穿城而過,索道日夜兼程)

(8D魔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共存,地上與地下交通,一座讓導航不靈的城)


如果這都不算魔幻,那么一眼望不到頭的皇冠大扶梯和穿樓而過的李子壩輕軌,在你的現(xiàn)實中,常見嗎?


懸疑的特色之一是不確定,你不確定霧哪天會散,你不確定上階梯還是穿小巷才能到達目的地......

不確定意味著豐富的可能:原來山上也可建一座豪華的城,城外還有天工的天坑和鬼斧的地縫;原來促狹也不一定凌亂,夾縫中的寺廟一樣香火旺盛;原來江湖不全是喧嚷紛爭,還有溫暖的夜色和廣大千里的宏愿......

勒是霧都。

勒不止是霧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超詳細!重慶三日游攻略
初游重慶必看攻略,還有經(jīng)典美食全推薦!
【悅悅的小攻略】魔幻山城重慶
3日攻略玩轉(zhuǎn)山城重慶,逛吃兩不誤
印象?重慶
來重慶,你不能只是路過,一定要做的9件事不可落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