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賦分制下的高考選科
【本頭條號關注高考與教育相關內容,堅持每日更新,如有幫助,敬請關注、評論、收藏!】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3+6選3(或7選3),以及等級賦分制。很多家長對此仍比較模糊,尤其對高考分數(shù)和高考分數(shù)線的本質,沒有認識清楚,導致對等級賦分制的誤讀。
尤其對高一學生及家長來說,如果搞不懂高考分數(shù)線的本質,就搞不明白等級賦分制的實質,就會錯誤選科,就會在高考以及將來的專業(yè)選擇和職業(yè)生涯中被動吃虧。
李老師今天就從高考分數(shù)線的本質出發(fā),幫家長們梳理和解讀一下山東省新高考改革的等級賦分制,以及等級賦分制背景下的選科原則。
考試從其目的來看,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合格評估性考試,這類考試,旨在測試被試者是否達到一定的水平,沒有過關名額的限定。比如駕照考試,只要經過測試,達到駕駛人員的標準,可以安全駕車,即可以核發(fā)駕照。沒有名額的限制。合格評估性考試,分數(shù)線和評分標準都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達到或超過合格線,就通過了考試。
另一類考試,就是競爭性考試,也叫選拔性考試。古時的科舉,現(xiàn)今的公務員招考、事業(yè)編招考,以及高考,就是典型的競爭性考試。這類考試,旨在選拔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勝者,在公平性原則下,按照一定的計分原則,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直到額滿為止,表面看的是分數(shù),實質看的是分數(shù)。
高考,是典型的競爭性考試,某大學計劃從某省招生100名本科生,那么報考這所大學的該省同學,就從第一名開始一直到第100名為止,第100名同學的分數(shù),就是該大學在該省的錄取分數(shù)線。這個分數(shù),是錄取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對于某省的本科控制線也是,不是考試前規(guī)定好的,而是考試后,把所有考生按照分數(shù)進行排名,計劃20萬名同學具備本科報考資格,就把第20萬名同學的分數(shù),作為本科控制線,這是考試完畢,根據(jù)名次和招生計劃產生的一個分數(shù),而不是考前規(guī)定好的。
競爭性考試的分數(shù)線,本質是對應的一個名次。因此,在高考公布分數(shù)的時候,每一名同學都有一個名次,這個名次是唯一的,是不允許重復的,就是說,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學具有同一個名次。
名次的對比,只在同一個競爭群組中有意義,不同的競爭群組,對比名次沒有意義,因此,不同的競爭群組,計分規(guī)則可以不同。
同一個競爭群組,必須有相同的計分規(guī)則,也就是名次排列規(guī)則。
傳統(tǒng)文理分科下,文科和理科具有不同的招生計劃,處于兩個群組中的兩個學生之間,不具有競爭關系,因此,不同群組,可以有不同的計分規(guī)則。
新高考的自由選考3科,打破了兩個相互獨立的競爭群組的不同選科的考生,在一個大的競爭群組中,產生競爭關系。比如: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的考生和選考政治、歷史、地理的考生,都可以報考沒有科目限制的語言類專業(yè)。
因此,在不同選考科目的計分上,必須采取一種機制,使得不同選科、相同名次的考生的得分具備等值關系,才能衡量兩個不同選科考生在同一競爭群組中的位次差異。
無論出題人如何高明,都不能避免不同科目、不同出題人等因素造成的不同試卷的難度、信度、區(qū)分度等等的差異,而難度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有科目本身形成的。
如果不進行技術處理,使用原始分數(shù),就會產生田忌賽馬投機行為。
在這種需求下,等級賦分制應運而生。
在經典測量理論中,對不同難度和區(qū)分度試題分數(shù)的處理,大致有標準分數(shù)、簡單百分比等處理方式。
標準分是按照一定的數(shù)學模型,將同一科目的同一次考試的所有考生成績,進行分數(shù)的調整,這種調整,從根本上沒有改變名次,但是相鄰名次之間的分差不同,如多科目實行標準分,會造成某高分段學生多科相加后的名次后移,有明顯的誤差,對高分考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其優(yōu)點是解決了因為試卷過難或者過易而造成的分數(shù)在低分段或高分段的扎堆現(xiàn)象。(由于這一優(yōu)點,目前有些省份也采取標準分方式。)
簡單百分比方法,是把最高分考生的分數(shù)乘以一個系數(shù),賦以滿分,其他考生的分數(shù),均以這個系數(shù),賦得相應分數(shù)。比如某科目考試的最高得分85分,85*k=100,求得k=1.176,那么其他考生的賦分,就是卷面分數(shù)*1.176,某考生卷面分為70,那么他的賦分就是70*1.176=82.32,四舍五入為82分。這種計分方式,從最高分獲得了不同科目之間的等值,但這依賴于最高分同學的得分,如果某一科目,比如物理,學霸和普通同學的差異較大,那么,普通同學的得分,會因為一部分高分考生,甚至一個高分考生而被碾壓。并且,這種簡單百分比,對于該科目的分數(shù)結構沒有任何變化。因此,簡單百分比的方法,沒有任何省份執(zhí)行。
而我們大多數(shù)家長和考生所理解的賦分,就是這種簡單百分比的賦分。
山東省實施的等級賦分制,是對上述兩種賦分制進行改進,避免了扎堆,又保持了同科目之間的名次不變,還最大程度的消除了對高分段考生的不利影響。那么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制是如何賦分的呢?
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制將所有考生按照實考分進行排列名次,按照名次,分為8個等級,8個等級對應從100-21分的8個分數(shù)區(qū)間,在每個分數(shù)區(qū)間內,按照最高分和最低分進行按比例賦分(詳見下表)。這是標準分和簡單百分比相結合的產物。
山東省新高考選科等級賦分表
舉例:比如某科目A,學生甲的卷面得分65,名次處于第3段,第三段的最高分70,最低分62,那么甲同學的賦分X,X滿足等式:(80-X)/(X-71)=(70-65)/(65-62),解得X=74.3,四舍五入X=74,所以,甲同學A科目賦分為74分,賦分大于卷面分。
又如:某科目B,學生乙的卷面得分91分,名次處于第2段,第2段的最高分為97,最低分為90,假設乙同學的賦分Y,Y滿足等式:(90-Y)/(Y-81)=(97-91)/(91-90),解得Y =82.3,四舍五入Y=82,所以,乙同學科目B的賦分為82分,賦分小于卷面分。
這種等級賦分制,有效的改善了分數(shù)扎堆的現(xiàn)象,以名次賦分。消除了不同科目的難易程度的差異。
由于在不同科目賦分中,設置了最低分,無論考生的實際得分有多高,整體水平有多高,總會有一定比例的低分考生,因此,不同選考人數(shù),會造成不同科目間一定的差異,我們需要把這種人數(shù)的差異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而在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制和專業(yè)報考科目要求當中,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制。同時,山東省也對于選課人數(shù)較少的科目進行了人數(shù)保障基數(shù)設置。從2017級的學生選考情況來看,沒有觸及人數(shù)保障基數(shù)。
根據(jù)上面所述等級賦分制的機制看,對于難度較大的科目,優(yōu)秀考生的賦分高于卷面分,對于難度較小的科目,優(yōu)秀考生的賦分會低于卷面分。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某一同學的賦分,與他所處的名次有直接關系,而與卷面分沒有明顯的對應關系。這樣就把難度的影響消除了。是有利于較難科目的計分的。
難度影響消除后,還有選考人數(shù)的影響。對于某一個確定名次的考生,總人數(shù)越大,其名次百分比越靠前,賦分越高,人數(shù)越少,賦分越低。所以,但從人數(shù)比較來說,某科的選考人數(shù)越少,越不利于該選科的考生的賦分。
但是,選科人數(shù)不僅僅決定賦分基數(shù),選科同時又決定著可以報考的專業(yè),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高校專業(yè)選考要求指引目錄,對選科做了較為嚴格的要求,選擇某種專業(yè),會有相應科目的選擇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就限定了某種專業(yè)可選擇的人數(shù)(取決于科目要求),因此,某一學科的選科人數(shù),又決定了對該科有要求的科目的可報考人數(shù),從競爭角度來講,當然可報考的人數(shù)越少,競爭難度越小。所以,人數(shù)的影響,是兩方面的,正反抵消。
從2017級選科數(shù)據(jù)來看,較難科目物理的選考人數(shù)低,但對物理有要求的專業(yè)最多,因此,從競爭性來說,選考物理的同學,競爭性要弱一些,選考物理的同學,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
綜上,選科,不僅僅與賦分有關,更決定了可以報考的專業(yè),而后者的影響是最大的,一旦選錯科目,就會影響大學專業(yè)的報考,這對一個考生的影響,是致命的,因此,基于上述對山東省等級賦分制的詳細解讀,李老師認為,山東新高考的選科,應該把握如下三個原則:
一是專業(yè)需求原則;選擇高考科目,首先要滿足自己將來大學的專業(yè)需求,比如你將來要從事理工科相關專業(yè),就要選擇理工科專業(yè)所需要的科目。
二是高分原則;在專業(yè)選擇有了保障的前提下,我們要本著高分的原則,選擇自己有優(yōu)勢的科目,提高分數(shù)。而所謂的有優(yōu)勢的科目,指的是你在名次上有優(yōu)勢的專業(yè),比如在歷次考試中,你的物理學科平均得分75分,但是名次能占據(jù)全校30%之前,另一門歷史,雖然平均得分95分,但名次僅能占據(jù)全校的40%以后,那么,你在高考中能得到高賦分的,顯然是物理,因此,這兩科選一科的話,肯定是要選物理。
三是競爭性原則;競爭性,指的是選科較少的學科,但如果某科選考人數(shù)可能較少,但該科卻并非你的強項,也不能盲目選擇。
其實,這三條原則,可以辯證的來看,并且,多數(shù)情況下,是可以歸結到你最感興趣的學科中來。
關于新高考的選科,大家要從賦分制的實質來進行自我評估,科學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