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風景,蕩搖在我悠悠的夢香里,飄浮封印在久年的記憶中,那就是老家村前、村西的那片每年秋天蘆花白似雪的景觀。
現(xiàn)在,老家有個松月湖,湖的下游有條流淌不息的河流。當年,河水豐盈,如果不是雨季,河水永遠清澈見底,日夜不息地自南往北曲動向前。傍依村前,村西,鏡一樣的河水鋪展一彎秀色,打開這彎由河水與蘆葦組成的天然畫卷,處處蓬勃生命的氣息。
每當春風拂面,小河里的水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成群的鴨子,“嘎嘎嘎”地喧鬧了河邊的幽景。岸邊的老柳樹,低處的柳枝幾乎被折去,滿身疤痕的樹干,樹頂上裊裊娉婷的柳枝在風中婀娜著身姿。頑皮的孩子們,從來不因為春寒料峭而躲避在家里。他們不約而同相聚樹下,還不時指指點點,折枝做柳笛是每年盼望已久的樂趣。但也惹來看林人員無數(shù)的呵斥,無數(shù)次地追逐。吹著柳笛,望望那道被割掉還沒抽芽的蘆葦?shù)?,盼望蘆葦?shù)厣鲆黄渚G,就可以與水零距離親近了。那時的河里生長多種魚類,鯽魚、白條、泥鰍、黃鱔,無數(shù)游動的河蝦,還有河蟹,最多的莫過于夏初的蝌蚪了,撈蝌蚪,醉了伙伴,醉了童心。
蘆葦從地里以堅韌不拔的剛強意志,竄出一個個如針尖似的腦袋,蓬勃河邊的生機。艷陽朗照,高天流云,云朵如成群的白羊散落在河水里,不時被河邊洗衣服的婦女們把他們的影子弄碎。當河水再次靜下來,云蕩漾在清流里,上下起伏。記得母親說過,蘆葦見風就長。是啊,一夜之間,蘆葦?shù)匾黄渚G,遠遠望去,寬的像一條巨大的地毯覆蓋在河床上,窄的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纏繞在河的寬流處。
蘆葦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喝著無任何污染的水分,快速拔節(jié)蓊郁成一片片生命的綠帶。
自小心中就形成有蘆葦?shù)牡胤揭欢ㄓ袀€村莊的概念。每當看到一片蘆葦,就知道附近一定有一個村莊。
夏天,那片蘆葦蔥茂在河邊,綠油油的一片生機。河里的清水,由于蘆葦?shù)牡褂岸@得更加澄碧。但也是膽小的我們最怯的場所。不知道是看電影的緣故,還是父親給講過故事的原由,總認為夏天的蘆葦蕩不知道要藏匿多少野狼,多少壞人,多少狐貍精,多少蛇……白天,一個人從來不敢去村西邊,也不敢獨自走那段路,晚上,即便好幾個伙伴一起經過河邊,那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觸目驚心。
秋天,蘆花紛飛,蘆葦化作河邊晚秋的一道道優(yōu)美風景,給古今中外的文人添加多少詩意的遐想。一彎秋水,落日融金,倦飛的鳥鳴回旋空中,夕陽嫵媚了河畔,霞光氤氳片片蘆葦蕩上,蕩起童話般的夢幻世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里沒有行歌者溯洄而上追求伊人的故事,卻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谷諔?zhàn)爭時期,村莊遭遇日本鬼子無數(shù)次的掃蕩。來不及遠離的村民,那片蘆葦成了極好的藏身之地。聽說,村人有個八路軍干部回本地領導抗日,日本人帶著狼狗眼看要搜到那片蘆葦處的村民,千鈞一發(fā)之際,那個干部挺身而出,救了藏身蘆葦里的村民,自己被狼狗活活咬死。
河邊的蘆葦承載村人的諸多夢想。村人沒有《詩經》里描寫的蘆葦詩韻情致,他們期盼的是蘆葦被割倒后的收成。每年熟透的蘆葦是極好的鋪炕席子的材料,同時在蓋房、糧囤也發(fā)揮蘆葦?shù)亩喾N用途,遮風擋雨的斗笠,也是用蘆葦桿泡制好又編成的。
重踏故鄉(xiāng),駐足河畔,展眉遠望。那彎蘆葦蕩然無存,卻萋晃在心內。轉身,剎那間又無比欣慰。
這里雖然沒有夢幻江南小橋流水般的韻味,沒有古代那位行歌者慷慨壯麗之音,但也曾有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深幽意境。生活在這里的村人,歷經滄桑,祖先在這片土地上,栽下一片桿葉全青的蘆葦,蒼蒼莽莽,成了祖祖輩輩的村人生活依靠的一部分。依稀看見冬閑的婦女們在空置的房屋里編織席子的忙碌身影。經濟復蘇,鋪炕的席子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制品,斗笠由原來的蘆葦桿變成五花八門的布料制品,那片蘆葦除了充當風景外,一無是處,下崗了。村人連根拔掉,河的岸邊坑坑洼洼,滿目瘡痍。慶幸的是決策者早已發(fā)現(xiàn)四處陳疴纏身的河流,村前的河流及時整治,河流才得以清水遠流,芳草萋萋的岸邊,散發(fā)誘人的香氣。
光陰如東去的逝水,滔滔而流。改革的浪潮涌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村人在人生的征程上也不停跋涉,努力梳妝故鄉(xiāng)的容顏。
如今,這里不再是年少時的模樣,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物質文化與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仿佛看到街頭巷尾休閑的人群在樹下擺弄棋子,玩得樂不知疲;四五成群的女人,又聚在一起,述說著奇聞異事,笑聲灑落一地;干凈寬敞的馬路兩邊,撐開傘蓋的風景樹,夜晚,跳廣場舞的婦女隨音樂翩躚身姿。
一處山水相依的風水寶地,一個古老而又歷史遠源流長的故鄉(xiāng)。涓水的源頭,今天的松月湖下游,因為小河的存在,流淌自古至今無數(shù)人的夢想,村人的生活因為水的潤澤而精彩。
風景舊曾諳,故鄉(xiāng)的那片蘆葦,雖然早已不復再生,但那青青的翠狀,仿佛依舊在故鄉(xiāng)的臂彎里婆娑搖曳,顫抖不止。(1916字)2019.10.23晚
說明: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