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去到這一個極端里,這是不是縱容自己,放棄自己,讓自己不思進?。?/section>如果你想要翱翔天際
就需要雙翼的平衡
現(xiàn)代催眠之父艾瑞克森認為:我們生命中大部分的問題來自于僵化。如果你只是僵化地、一成不變地要求自己符合某些普適的價值觀——努力、用心、投入、堅持,可能你會體驗到繃緊,焦慮,固化,沒有流動性......這也許是你陷入更多焦慮和壓力的原因;但如果你什么都不理,什么都不做——頹廢、分神、拖延、放棄,一樣會帶來問題,可能也為自己制造了很多麻煩,也許你會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價值,沒有貢獻,體驗不到意義感······無論僵化地卡在哪一邊,也許都無法帶來解決方案,帶來創(chuàng)造性。請記得,創(chuàng)造力是來自兩點之間的對話。當自己陷入兩極的沖突中時,我邀請你沉靜下來,感受自己就像一只想要翱翔天際的鳥兒,展開翅膀,一邊是壓力和焦慮,而在翅膀的另一邊,你想要感受的也許是放松,自在,平靜······如果想要翱翔天際,接近藍天,你如何保持雙翼的平衡?如果想在大地之上奔跑,實現(xiàn)意圖,你如何保持雙腳的平衡呢?不要失去那一個
觀察者的意識
面對挑戰(zhàn)、困境、現(xiàn)實時,人們大部分時候是根據(jù)他的內(nèi)在地圖去做出反應,而不是根據(jù)現(xiàn)實做出回應。如果沒有一個觀察者的意識,我們就很容易陷入到內(nèi)在地圖設(shè)定好的自動化反應模式中。這個時候,當頹廢的、什么都不想做的自己來到你的生命里,你或許就完全成為了那個部分,并合理化地給出一個解釋:這就是愛自己。這樣會讓我們失去了很多的選擇、流動性、空間和創(chuàng)造力。——既不成為“問題”,也不是離開“問題”,就像是一只腳在門外,一只腳在門內(nèi),不成為他,也不離開他,一種不松不緊,努力而無需多想,專注而無需多想的正念狀態(tài)。
一、去好奇和歡迎:“嗯,有一個存在來了······”這個存在什么都不想做,他只是想放棄,只是想臣服,歡迎,歡迎······創(chuàng)造一個比他更大的空間,給他一個位置。這里有一個聲音,有一股能量,他只想放棄,歡迎······抱持這一股能量······
但我是他的觀察者,我既不是他,也沒有離開他,和他有一個恰當?shù)年P(guān)系,然后去好奇,我內(nèi)在的這一個部分,他什么也不想做,我確信他是有道理,有意義的,歡迎······
二、然后,繼續(xù)再把觀察者的自我,成年人的意識,帶到那個地方,觸碰這個存在背后最深的需求和渴望是······觸碰這個內(nèi)在的部分,他最深層的正面動機是什么呢?嗯,或許是放松,或許是休息,或許是平靜······三、當我知道了自己的渴望是什么,我就知道要如何滿足我自己于是,把成年人智慧帶給自己,問自己:我為自己帶來健康、有正向效果的,放松、休息、平靜的方式是什么呢?放松是很好的,但是,有些放松并不能帶來療愈和成長,只是一種發(fā)呆式的放空,比如無限期拖延、抽煙、酗酒,比如通宵看劇、頹廢、分神、無聊。如果沒有創(chuàng)造比這一部分存在更大的空間,沒有一個觀察者的意識,我們往往在無意識的隨波逐流中,像一塊木板在大海上亂飄,無法為自己在現(xiàn)實世界中帶來正向、有效能的選擇,也無法在現(xiàn)實世界上,為自己帶來療愈的、深層的放松和轉(zhuǎn)化。去好奇可以用什么正向的方式,回應和滿足內(nèi)在深層的渴望呢?如果我們將需求和渴望帶到人性的臨在之中,把音樂帶給他,把散步帶給他,和他茶道,和大自然在一起······這會有什么不同呢?我想,一定是比完全成為他,失去一個人的臨在,完全卷入無意識的河流之中,要多了很多可能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條件的愛”也是很好的
人們常?;孟霟o條件地愛自己,也幻想他人無條件地愛自己,在親密關(guān)系中,在家庭關(guān)系中······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大部分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愛是一種技巧。
這是我的老師吉利根博士在《愛的勇氣》這本書里的教導。
如果我們想要感受完整的愛,就需要投入深刻的承諾和練習,去練習抱持、打開、連接、接納、歡迎······有技能地和生命中每一個存在的到來去互動。
或許這些練習、技能,就是一些“條件”。
當我們向自己深刻承諾練習愛的技巧,即使是“有條件的愛”也是很好的。
因為,當你感受到對自己和他人的愛都需要每天投入深刻的練習,練習抱持、打開、連接、接納、歡迎······
去承認,感受完整的愛,是需要很多“條件”的,那么,我們就能夠?qū)ψ约赫\實,我給他人的愛,給他人的接納也是有條件的;
同時也就可以理解和接受,別人對我的愛,也是有條件的,也許他們的練習還未嫻熟,所以,他們也沒辦法付出他們想付出的愛,無法接受他們想接受的愛
我們帶著這樣的慈悲和同理心,去承認,去接納。一下子,我們的心就像太陽一般綻放,照耀大地,接納世間萬物······
當我們不停練習愛是一種技巧,我們就不再像小孩子一樣幻想,每天等待別人無條件地愛你;同時,你可以去練習愛的技巧,帶著勇氣去愛······
所以,體驗到愛,感受到愛,是一種結(jié)果,如果你在生命中想要創(chuàng)造愛的結(jié)果,你就需要去承諾練習愛的技巧。
愛自己,是一種技巧;
愛他人,愛世界,也是一種技巧;
愛,是我們一生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