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葫蘆架頂山
葫蘆架頂是簍子峪的一部分。婁子峪綿延十來里,兩側(cè)高山林立,兩山之間峽谷幽長,呈南北走向。.啦山坡、牛圈頂、簸箕掌相互簇擁著它。
它位于婁子峪溝門東側(cè),好似把門的衛(wèi)士,是比古岫的制高點海拔262米。東與鷹兒崖聯(lián)手、隔十八個壩臺與城子山相望?;厥籽鼛剑坪跻粨P手就能扒上去。因山高林密,陰坡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適宜各種葫蘆生長。先前無論舀水的水瓢、做點葫蘆的瓠子、油葫蘆、酒嘟嚕子、還是孩子玩的亞葫蘆是應有盡有,故名。秋天各種葫蘆就像一個個精靈,有的躺在地上酣睡、有的掛在樹上,隨秋風搖曳竄上躥下翩翩起舞。登上山頂遠眺:景忠山上廟宇樹木依稀可見;往北蜿蜒起伏的長城時隱時現(xiàn);在咱這兒已是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時節(jié),遠望都山白雪皚皚,景色盎然美不勝收。(我小時候和馬俊慶一起看過)西北方向,還鄉(xiāng)河似一條彩帶在山川中揮舞?,F(xiàn)在北坡山腳下,各種果樹品種繁多與陡山、啦山坡連成一片。春天是花的海洋,秋天果實累累。南坡草木旺盛,山頂松樹遮天蓋日。橫道以下不遠處,一顆百年的不老松樹干筆挺、樹枝排列有序錯落有致,雖不敢與黃山的迎客松媲美,但在此山中也堪稱佼佼者,只可惜在深山中。山雞、野兔時有竄躍,生產(chǎn)隊時還有狼、狐貍等出沒,現(xiàn)已絕跡。
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好像在大海里遨游。近日午后巡山至半山腰忽聽得松濤大作:
《半山聽松濤》
午后登臨半山腰,
忽聞松濤如海嘯。
只見大樹迎風搖,
唯有小樹擺枝梢。
先聞濤聲后迎風,
輕風拂面抖精神。
濤聲漸遠風猶在,
一浪追趕一浪來。
登上山頂風在吹,
不見濤聲滾滾來。
人在半山腰聽得松濤聲此起彼伏,可到在山頂光有風聲卻沒了濤聲,大自然真是奇妙。
二、豹子澗
豹子澗位于葫蘆架頂北葛藤蔓南邊,站在山下的河邊抬頭望去,懸崖足有三十余丈刀削斧劈的一般,荊棘遍布、野鳥騰飛跟電影里的“華山”相仿。因古時候一只花斑的豹子居于其中而得名。
中間的“煙筒溝子”好似用鑿子鑿出來的一樣將整個山體“一分為二”,這里是金錢豹上下的通道。據(jù)說它白天藏匿于半山的洞中,晚間由“煙筒溝子”上來覓食,雖說離村不遠但從未禍害過村里的人、畜。漫山遍野的獐子、黃羊、野兔、騷狗應有盡有足夠填飽肚子。你若有興趣,不妨到豹子澗山頂上駐足往下探望,體驗一下萬丈深淵的感覺,九十度的立面,若不身臨其境很難體會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撿一石塊投向崖下,定會驚出野鴿、野鳥。據(jù)張國來講這個山洞他進去過有半間房大小,要想進去人得貓腰,里邊於了不少土。
要想淘到“麻梨”頭,俗稱“麻梨疙瘩”。是做煙斗、手串的上好材料,非得親自下去探險不可,來吧朋友們我?guī)銈円挥^:
信步登頂豹子澗,
駐足俯首用目觀。
垂直挺立達百尺,
刀削斧劈人稱奇。
“煙囪溝子”直又險,
巧奪天工數(shù)第一。
千年溶洞寬又大,
方圓百里難覓跡。
身臨其境腳發(fā)飄,
無限風光盡妖嬈。
作者:李國軍
照片:李國軍
編輯:王亭貫
遵化文史,探尋歷史遺跡,挖掘過去的輝煌,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公眾號!
作者簡介:李國軍,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文化。自1984年起任村兩委委員,主任,現(xiàn)任比古岫村黨支部書記。2003年度唐山市勞動模范,2012年榮獲河北省“7.21抗洪搶險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