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教育者,父母的一舉一動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時時刻刻被孩子們所模仿。
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環(huán)境決定著人們的語言、修養(yǎng)、習慣和行為。年紀越小,受環(huán)境的影響就越深刻。
我們的老祖宗就給我們留了兩句名言警句,告誡我們,如果一個家庭一直有這樣的行為,那么只會讓他們的子孫越來越沒有出息。
一、薄族者,必無好兒孫
如果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親人和族人薄情寡義,就一定不會有優(yōu)秀的好子孫。
因為這種人連自己的親人和族人都能如此尖酸刻薄的對待,怎么能指望他善待別人呢?
這種人常常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為人處世以自己的喜怒好惡和自己的利益為標準,不善于為他人考慮,甚至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是孩子們學習效仿的榜樣。
童心猶如一張白紙,家長就是繪畫師,父母的為人處世時時刻刻的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父母如果對待自己的長輩和親人都刻薄冷漠的話,孩子長大后也會受父母的影響,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會善待這個社會,沒有很大的前途和發(fā)展。
所以父母應該要做好榜樣,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要真誠,互幫互助,保持良好的感情。孩子長時間生活在這樣溫馨的環(huán)境,自然也會被影響,對每個人都溫柔以待。
二、薄師者,必無佳子弟,君所見亦多矣
一個人如果對待師長刻薄無情,做不到尊重,那么他也很難教出品行皆優(yōu)的學生,在生活中這種事情太多了。
老師對學生的重要性僅次于父母,所以老師的一言一行也很容易影響到學生。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師長都做不到尊重,如果他當了老師,他可能教學能力很強,把學生的成績教得很高,但是學生的品行也會被老師所影響。
而在社會上,一個人的品行比一個人的能力更重要。
除了父母,孩子跟老師的相處時間是最多的了。所以,為人師表,應該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尊敬師長,尊敬他人。畢竟老師在做,學生在學。
如果孩子長時間被一個不尊重他人的老師所教育,肯定也會被他所影響。
長久如此,孩子的學問和品行就很難有長進,沒有大的出息,也不會懂得對幫助過他的人感恩。
良好的環(huán)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yōu)秀人格的基礎,好的環(huán)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無聲教育。
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們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孩子才會越來越優(yōu)秀!
老祖宗的這兩句警世名言,你記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