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時期年少懵懂,伴隨著青春期的生理發(fā)育情況,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在行為和心理上,都會出現顯著的變化。在變化的同時,也將遇到很多的問題,簡單來說,目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缺少對“性”健康的認知與了解,那么,在青春期發(fā)育期間,家長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呢?
案例1.女兒手淫成習性
初中女生小紅(化名)覺得自己有性方面的生理需求,在偶爾的一次經歷中體會到手淫的快感,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她悄悄地問過媽媽,但媽媽嚴厲地對她說:“這么倒霉的事,不好說出去的,以后都不可以做了?!钡挚酥撇蛔?,過一段時間就會想,心理非常壓抑。
專家支招:
近3年的熱線統計中,女孩手淫的話題成為熱點。2014年,這個話題咨詢占所有來電的25%。根據美國一項心理學調查,美國18歲的男性青年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手淫史,女青年有這種行為的占60%左右。
“在中國,一般人們對性別的認知比較刻板,總覺得男生對性的需求會多過女生。其實人在青春期,隨著身體發(fā)育的健全,無論男女,性欲都會漸漸增強。”胡老師說,她告訴這個女孩,不必有心理負擔,只要適度,起到緩解性沖動的目的,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就沒有問題。
案例2.兒子包里有其他男生內褲
大一男生小強(化名)的母親打來的電話。兒子周末回家,她無意中在他的書包里翻出了三四條明顯不是他自己的男性內褲(該男生的內衣褲從小由母親準備,從來不會自己主動去買),因此心生疑竇。經過胡老師的指導,這位母親觀察兩周后發(fā)現孩子其實是性偏離。
專家支招:
同性戀的產生因素一般有遺傳、腦部神經發(fā)育不正常、性激素分泌差異、幼童年期有過性傷害經歷、小時候“性別角色混亂”撫養(yǎng)、成長有中不良誘惑(比如和同性戀者交往)等。一般到了青春期,同性戀行為才會突顯出來。
除了對同性以及同性的物品感興趣,判斷同性戀最重要的標準是:雙方有沒有性行為。
科普:
性偏離,又稱“性歪曲“或“性精神病態(tài)”。凡是在尋求性對象和滿足性欲的方式上與常人不同,并違反當地社會習欲的性活動和性表現都是性偏離行為。
案例3.女生性騷擾讓男生好苦惱“以毒攻毒”蠻有效
高中男生小王(化名)說,班里有個女生,對他非常熱情,每天不是送吃的就是送學習用品,對男生口氣很硬地撂下一句“你跟我也得跟我,不跟我也得跟我”,還經常向周圍的女生給出一些暗示“他是我的人,你們都不能有想法”。男生表示,他不喜歡這位女生,但又沒有辦法擺脫,非??鄲?。
專家支招:
性騷擾是因,性侵犯是果,這位女孩的行為已經可以認定為性騷擾,但未達到性侵犯。她有點熱情過度,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一廂情愿,讓這位男生有了很大的壓力。胡老師建議男生作“冷處理”,不要接受女生送來的東西,在她面前有意無意多顯現缺點,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平時不要打扮得太帥,在課堂上,偶爾也裝裝愚鈍,不要顯現得太聰明。
3周以后,“冷處理”效果不錯,目前看來女生對他已經沒有興趣了,兩人正在逐步走向正常的同學關系。同時,他問胡老師是否已經可以恢復他的“本來面目”?胡老師說,凡事都有個過程,就像戒煙也會反復,要恢復也得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