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地下害蟲有螻蛄、地老虎、蠐螬等,螻蛄俗稱土狗子、拉拉蛄,地老虎俗稱土蠶、切根蟲,主要在危害蔬菜、玉米、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的種子和幼苗,造成缺苗斷壟及“小老苗”的產(chǎn)生。地下害蟲不僅直接影響作物出苗,咬食造成的傷口還容易導(dǎo)致根腐病、青枯病等根部莖基部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地下害蟲主要在土里進行危害,采用常規(guī)的噴霧施藥方式難以取得較好的防效,適宜采用土壤撒施、拌種等方法。土壤撒施將藥劑撒在一定的地層和部位,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有很好的防效,可選用3%辛硫磷顆粒劑、1%聯(lián)苯·噻蟲胺顆粒劑、2%吡蟲啉顆粒劑等。一般大田作物每畝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蔬菜、果園、藥材等作物每畝使用3%辛硫磷顆粒劑3-4公斤。
毒餌防治:制作毒餌的材料可以是麥麩、豆餅、秕谷、玉米碎粒等,先炒香,然后按照餌料的0.5%-1%的用量配比90%晶體敵百蟲,應(yīng)將敵百蟲用溫水溶解,與冷卻的餌料拌勻。在晴天傍晚撒施在作物苗根附近,每畝撒施1.5-2.5公斤,要當天制作當天撒施。
藥劑拌種:拌種是預(yù)防地下害蟲的高效方法,成本低,可選用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等種衣劑,如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60-200克拌種100公斤種子,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按照種子量的0.3%拌種。
巧用植物源農(nóng)藥:臭椿種子含有苦木素,種子榨油后的麩餅,撒播在果園中可殺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農(nóng)業(yè)措施: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會加重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的危害,宜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秋冬及時翻地,可將地下害蟲翻于地表使之無法越冬,從而降低土壤中地下害蟲的基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