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蒯徹的的妙計

蒯徹的妙計

韓信將死之際,仰天長嘆: “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注釋:韓信說:“ 我后悔不用蒯通的計謀,卻被(這些)男、女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 ” ?。

在楚漢戰(zhàn)爭過程中曾出現(xiàn)了許多智謀出眾的人物,比如“運籌帷幄”的張良、項羽的亞父范增、四大名將李牧之孫李左車、為劉邦六出奇計的陳平等等。然而有一人,可以說是在這眾多的謀士中首屈一指,他就是:蒯徹!其實,三國歷史不過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精彩的一段歷史之一,而我認為秦漢戰(zhàn)爭時期的精彩程度一點都不亞于三國時期,而且這些謀士的謀略也比諸葛亮之類不遑多讓!

蒯徹辯才無雙,善于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先后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世人評價辯才無雙啥意思?洞察人性:洞察人性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研究目標,但它并不是一門只允許少數(shù)專家研究的科學,其本質(zhì)決定了人性必須由全人類共同探討,協(xié)力挖掘其蘊含的秘密。人性是什么?“我這么做是因為有好處!” 怎么樣獲得好處?所以心理學家總是讓人追溯過去,然后發(fā)展出一種精神創(chuàng)傷學說。分析來分析去,告訴你“你之所以這么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然后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你去醫(yī)生那里看感冒和發(fā)燒,如果醫(yī)生只分析病因,告訴你說:你感冒是因為昨天出門穿太薄了,然后就沒然后,你會滿意嗎?過去,經(jīng)常被當成擋箭牌來用。原因論和決定論,讓我們止步不前。所以才會出現(xiàn)韓信將死之際,仰天長嘆。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來。這話在正規(guī)的歷史典籍中并沒有詳細的記載,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意為自討苦吃,不懂變通。人們往往處于危險之中卻是渾然不知,策士的作用覽盡天下。及時告訴你面像有倒霉紋路,你將死去。結果怎么著?大將軍齊王韓信死去,想不死都難。后世阮籍評估說“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一次,阮籍經(jīng)過廣武。廣武地勢險峻,分東、西兩城,相距約四百米,中間橫梗著一道深澗。當年楚漢相爭的時候,這里曾是劉邦、項羽激戰(zhàn)的戰(zhàn)場。阮籍登高遠眺,山河依舊,而人事全非,不由得大傷情懷,發(fā)出感慨說:“唉,可惜當時沒有英雄豪杰,竟使這一批無名小輩流氓功成名就?!闭f完,落下了眼淚,然后悲傷地離去。阮籍是三國時代的名士,他風流倜儻,放蕩不羈,言談舉止常出人意外。卻點出了事物核心內(nèi)容。秦統(tǒng)一中國,滅六國許多英雄也成了戰(zhàn)爭的陪葬品。故而剩下的流氓地痞,弄出了楚漢戰(zhàn)爭。尊嚴從來都是填飽肚子才考慮的事,你見哪個乞丐是活的有尊嚴的? 但是蒯徹兩計又作如何解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謀士大爆發(fā)時期,如果要把這個時期的謀士做一個排行榜,那么賈詡肯定能夠名列前茅。但是在秦末這個謀士相對稀缺的年代,有一個人和賈詡有著很相似的謀略和經(jīng)歷,這個人就是蒯徹,后來為避諱漢武帝劉徹被改名為蒯通。這個避諱有點荒唐滑稽,劉徹與蒯徹并不是同時代的人,避啥諱?無非后代儒生阿諛奉承之作為而已。

蒯徹初次亮相是因為陳余、張耳認為陳勝難成大事,于是就去勸說陳王派兵攻取趙地,陳、張二人隨陳王麾下的武信君武臣略趙地,一路打到了范陽縣。這個時候范陽縣的蒯徹就來見縣令,開門見山就說:“縣令大人,我是來給你吊喪的,不過也是為你賀喜的,”徐公聽了蒯徹的話,有點莫名其妙,說:“先生,你說得太玄了,我聽不懂什么意思?!必釓卣f:“秦國的法律嚴苛,你做了這么多年縣令,殺人之父孤人之子黥人之首斷人之足,范陽的子弟對你都恨透了?,F(xiàn)在除暴秦大軍打過來了,他們巴不得斬了你的腦袋獻城投降,所以我才提前來向你吊喪呀!?!毙旃牶笥X得有道理,說:“先生,你講得很有道理,現(xiàn)在局面確實很嚴重。那你向我賀喜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蒯通接著說:“我雖然不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但聽說武信君禮賢下士,他一定會派人來向我請教平定燕、趙的策略。我打算這樣對他說:用流血的戰(zhàn)爭來攻城掠地,并不是好辦法。如果你采取我的計策,則用不著損失一兵一卒,只要發(fā)一個文告,便可以平定千里之地。現(xiàn)在,范陽縣令準備獻城向你投降,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投降,殺了他,那末燕、趙之地各城的守將都會知道,獻地投降是要死的,他們就一定會死心塌地堅守城池。如果那樣的話,邊城之地,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你的軍隊就攻不進去了。依我之見,你不如接受范陽徐公的投順,給他豐厚的賞賜,讓他坐著華麗的馬車,在燕、趙之地兜兜風。燕、趙之地的守將們得知,范陽徐公投順之后比過去更榮華富貴,便會爭先恐后地向你投順。那時,你只要發(fā)布一個文告,就可以平定千里之地了?!毙旃犃素嵬ǖ倪@番話,說:“你說得對極了,使我茅塞頓開,太謝謝你了!”于是,徐公馬上用車送蒯通去見武信君。武信君聽了蒯通的話,果然馬上采納他的策略,立即派出龐大的車隊接受縣公的投順,并給了他豐厚的賞賜。果然,趙地的三十個縣令聞訊都納地而降,蒯徹一張嘴頂?shù)蒙锨к娙f馬,為武信君立下了大功。

蒯徹巧用計謀,不動一兵一卒就幫助武臣攻下幾座城池。這樣的人比項羽這類猛將更可怕,項羽殺人用的是刀,而蒯通救人用的是腦子。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刀是冷的,但嘴是熱的,蒯徹既然名諱漢武帝劉徹,叫啥玩意?蒯通是吧?先前名叫徹對吧?暗合通徹詞典。通徹是什么意思?聞禍福之事不通徹,人主迷惑而無從悟。禍福的事例不得通報,人君迷惑而無從覺悟,這種情況,便是被閉塞的君主的世道。

天才的蒯徹為什么不選擇劉邦?劉邦是一個閭左之人且好色無賴之徒,而且唯利是圖,只相信自己,對每一個功勞突出的人都非常戒備。彭城之戰(zhàn)劉邦的表現(xiàn)天下皆知,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這時有一個女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諸侯魏豹的房間里,卻十分忙碌。因為魏豹有一位夫人,名為薄夫人,在劉邦和諸侯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叫來了魏王豹,焦急地對他說,趕緊收拾行李,我們快點逃走。薄夫人一番話,讓忙于享受的魏豹一臉蒙B,用異樣的眼神看著薄夫人,估計當時魏豹認為薄夫人腦子壓扁了。但是薄夫人的本事如何,沒有人比魏豹更清楚,對于這位薄夫人,魏豹除了喜愛之外,還十分尊重,因為薄夫人幾次三番,都給他指明了正確的道路。即便當下一片歡騰,薄夫人卻提出要出逃的要求,魏豹雖然不理解,卻還是依從了薄夫人,在歡慶之中的彭城,悄悄逃走了。這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女人薄姬,薄姬名字確實響亮,因為與劉邦一夜情,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漢文帝劉桓,而劉桓兒子漢景帝劉啟,孫子漢武帝劉徹。所有楚漢戰(zhàn)爭的成果均為薄姬所得,而且薄姬與劉邦并無多的感情。當然這是后話。而彭城的諸侯聯(lián)軍60萬,這個60萬肯定虛報,充其量也就20萬不到。結果怎么著?被項羽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樓煩騎兵一擊即潰。大量潰兵亡命而逃,項羽此次以3萬騎兵奇襲彭城之戰(zhàn),斬殺漢卒超過十萬,繼續(xù)追擊之下,又斬殺不少??墒莿顓s憑著馬車,逃脫了樓煩騎兵的追殺。這里有個疑問。馬車肯定比騎兵快,騎兵坐在馬上,重量在馬身上,而馬車重量在地上,馬只是起著拖曳的作用,即便如此劉邦還嫌馬車慢,中途兩次將將其兒子、女兒蹬下車,多虧夏侯嬰兩次救護,還是逃過一劫。積善三年無人曉做惡一時天下知。蒯徹難道不知?蒯徹怎么可能事沛公呢?其實察言觀色、為人處世之道,無論是在古時候,還是在今天,都是生存的不二法則,即便你有韓信之才,若沒有薄夫人這樣的生存之道,最終的結局也只有名裂身死一途。蒯徹給后人留下了固若金湯這樣的成語。同時拯救萬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與薄姬的生存之道執(zhí)輕執(zhí)重呢?蒯徹的天下為公與薄姬的個人安危不可同日為語相提并論??藙谌S茨《戰(zhàn)爭論》政治是不流血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流血的政治形象地說明了戰(zhàn)爭與政治的關系。戰(zhàn)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xù)。在此基礎上,克勞塞維茨進一步對戰(zhàn)爭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作了具體的探討。一方面,政治決定戰(zhàn)爭;另一方面,戰(zhàn)爭反作用于政治?!秾O子兵法·謀攻篇》百戰(zhàn)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zhàn)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蒯徹對戰(zhàn)爭的領悟透徹,以一介庶民利舌救下趙地之民。實為楚漢謀士之最。相比項羽之謀士范增,劉邦之謀士張良、陳平全都主張以暴力解決問題,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用暴力制止暴力,不知道它的壞處所在。但是劉邦之謀士張良、陳平也有主張和平解決之范例。項羽完全是暴力,坑殺秦軍俘虜20萬,在齊地的屠城。項羽進入咸陽,卻屠城、殺降、燒宮室、搶珠寶、擄婦女,可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然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當項羽舉起屠刀殺俘時其反作用,不是用在自身嗎?當劉邦放出狠話,殺項羽者賜千金,封萬戶候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漢軍中五個秦人,不再將力拔山兮的項羽視為人,視為奇貨可居,管你拔山拔地,砍成五大塊。有時仇恨與貪婪無堅不摧。這當然是殺俘時其反彈力。與其說是漢軍殺死了項羽,還不如說是項羽自己殺死了自己。當然后世文過飾非說是自刎。誰又親眼看到了呢?起碼人證、物證沒有吧?當然項羽的除暴秦還是功高蓋世。司馬遷的如椽之筆也不會寫的項羽太難堪。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任何杰出的歷史人物,其是非功過,人生行藏,任人評說,或者流芳百世,或者遺臭萬年。需要注意一個傾向。彭城之戰(zhàn)天下諸侯發(fā)難直指項羽為什么呢?天下誅滅了暴秦是吧?又跳出一個暴力戰(zhàn)神項羽,怎么著?天下共擊之。項羽有盟友嗎?

然而就在蒯通成名后不久,他卻“神秘失蹤”了,蒯通在5年以后,也就是漢四年,他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蒯通給韓信獻上了“伐齊之策” 。齊地說白了就是今天的山東,具體就是西到太行山,北到黃河以北,南到徐州,東臨大海。山東的戰(zhàn)略優(yōu)勢,在于以富饒的山東半島為腹地,憑借黃河天險、魯中丘陵為依托,北可進攻河北,南可攻擊江淮,西可逐鹿中原。關于山東地形的戰(zhàn)略意義。齊地如此重要,不管你是割據(jù)河北,還是問鼎中原,亦或是如稱雄江淮,齊地的割據(jù)勢力可以隨時能毫無阻礙的攻打你。對于項羽而言,他建都彭城,緊緊挨著齊地。要西面制衡諸侯,就必須讓齊地緊緊地攥在自己手里。不然他在東西分際的成皋、定陶一線與敵人作戰(zhàn),自己的后背和腹地就毫無防備地暴露給了齊地,不管是開始的田榮還是后來的田橫都能隨時給他一刀。最后齊王韓信出兵齊地,則徹底敲響了項羽的喪鐘??梢赃@么說——建都彭城的項羽,命門就是齊國。

蒯通再一次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也是韓信的帳下,當時韓信授命于劉邦引兵東,進攻齊國,還未渡平原就聽到酈食其已經(jīng)說服齊王投降。韓信正要退兵,蒯通鼓動其偷襲齊國,說“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fā)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馀城,將軍將數(shù)萬眾,歲馀乃下趙五十馀,為將數(shù)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韓信聽其計,趁齊國不備,一舉攻克齊國都城臨淄。司馬遷對此評價為“甚矣蒯通之謀,亂齊驕淮陰,其卒亡此兩人!”班固也認為“蒯通一說而喪三俊”。蒯通的計策最大的受害者是劉邦,再當時的情況下,主戰(zhàn)場劉邦被項羽圍困,隨時有生命危險。齊投降于劉邦,可以和韓信合力南下?lián)舫鉀Q自己的困境。這樣的話楚漢之爭或可早一年解決。而齊是屬于田家還是韓信,對劉邦來說并不重要,當時田氏掌握齊國當然不利于劉邦以后統(tǒng)治,但是同樣由韓信掌握齊國亦會出現(xiàn)功高蓋主。而后來差點三分天下以及劉邦被迫封韓信為齊王,割地請戰(zhàn)亦是證明此點。蒯通的計策卻是有兩個受益者,韓信不用說,借此擴大功績,又獨占齊地,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但是最大的受益者卻不是韓信而是項羽,我們著重分析。漢三年末四年初,項羽在滎陽雖然處于攻勢,卻一直未擊破劉邦主力。而自己的糧道一直面臨彭越的騷擾卻無計可使。北面的齊國處于對楚后方威脅,卻因為舊恨難平而彼此虎視眈眈。因為齊國并不強大,且抱著坐山觀虎斗的心理才彼此相安無事。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齊投降漢合兵與韓信進攻楚大后方,楚地必然危矣。韓信破齊楚聯(lián)軍項羽恐慌,派使者游說韓信亦是明證。而韓信偷襲“友邦”,使齊反而投向楚合力抗?jié)h,無疑是個巨大的轉機。項羽派龍且救齊無疑是不但可以解救此次危機,亦是對漢的一個強有力的反擊。面臨這樣的局勢,劉邦亦看出齊地戰(zhàn)事的重要性派出多路軍隊支援韓信,這就是多路不屬于韓信而參與破齊楚之戰(zhàn)的緣故。最終韓信出色的戰(zhàn)術能力以及龍且貪功冒進使蒯通亂齊之計化為烏有。

項羽當時在西邊的滎陽,龍且在南邊九江剛剿滅英布,項它在彭城。西楚如此高的效率可以推斷對此早有預謀,蒯通獻計亂齊大概西楚對援救齊國已經(jīng)做好準備。韓信破齊楚聯(lián)軍占領齊國,使西楚再次面臨四面受敵的巨大危機中,如果破不了此局,項羽可以說敗局己定。在此情況下,“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提出三分天下。而這項羽方武涉提出的三分天下,與蒯通向韓信建議三分天下不謀而合?而韓信獨立最大的受益者亦是項羽,不但解決大后方問題,又可以做觀漢之內(nèi)亂,或是趁機主動出擊,或是幫助韓信自立,進退自如。千古誰識蒯通?楚軍失去龍且后,項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規(guī)勸齊王韓信說:“天下人對秦朝的統(tǒng)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滅后,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以便休兵罷戰(zhàn).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jīng)攻破三秦,率領軍隊開出函谷關,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進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并整個天下,不肯罷休,他貪心不足到這步田地,太過份了.況且漢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項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下來,然而一經(jīng)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這樣地不可親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認為和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盡全力作戰(zhàn),最終還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夠延續(xù)到今天,是因為項王還存在啊.當前劉、項爭奪天下的勝敗,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么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么項王勝.假若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和項王有舊交情,為什么不反漢與楚聯(lián)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如今,放過這個時機,必然要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一個聰明睿智的人,難道應該這樣做嗎?”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wèi)士,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guī)兹f人馬,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言聽計用,所以我才能夠到今天這個樣子.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蒯通又說韓信,勸他與劉、項三分天下,鼎足而王,并進一步指出人心難測,劉邦雖有恩于他,但不可恃,今功高震主,處境危險。韓信不聽蒯通之言,仍然不肯背叛劉邦。

韓信竟然直接向劉邦索要“齊王”之位,這擺明了是要破壞劉邦的統(tǒng)一大業(yè)。這條餿主意也只有韓信這個可愛的腦袋能想出來,這時劉邦還會與韓信推心置腹嗎?自然不會,此時,韓信已經(jīng)慢慢成為了劉邦的敵人,已經(jīng)成為了他統(tǒng)一大業(yè)上的一個阻礙。因此,注定了韓信不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結局。不管他造反與否,他的死路都是注定了的。等韓信幫著劉邦滅掉項羽之后,韓信也成為了劉邦砧板上的肉。蒯徹看韓信這個家伙實在是窩囊,怕韓信這個豬隊友出賣,所以就裝瘋賣傻避禍而去。

結果怎么著?韓信臨死之前,還沒忘了當年蒯徹的上策,:“吾悔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臨死出賣了蒯徹,劉邦聽說了這句話以后,就讓人把蒯徹抓到長樂宮。由高祖親自審理。劉邦問道:“淮陰侯造反,可是你調(diào)唆的么?”蒯徹從容答道:“是的?!眲钜宦牬笈骸安话涯慊馃驼ú唤馕倚念^之恨。來人,給我拉出去!”蒯徹毫無懼色,昂首挺胸大叫:“冤枉!”劉邦喝令武士:“慢!”又問蒯徹:“你調(diào)唆韓信造反,罪比韓信還重。今日殺你,罪有應得,還有什么冤枉可叫?”蒯徹道:“秦皇無道,乃失天下,各地英雄,群起而逐。秦朝滅亡,眾豪杰你爭我斗,相互殘殺,以謀帝位。在這種情況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誰有才能,誰有力量,誰先下手,帝位便可先得。古人云:“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它也?!矩釓氐墓氛?,諧趣橫生。盜跖的狗向堯吠叫,不是它以盜跖為貴而輕視堯,而是因為狗本身就愛朝著主人以外的人吠叫。這里的狗指蒯徹,盜跖春秋大盜這里指韓信,這里的堯一般指堯帝意指劉邦,給他戴高帽子假意奉承他。暗諷劉邦這個堯帝居然與盜跖大盜韓信相勾結,那么劉邦比盜賊還盜賊。蛇鼠一窩,不過劉邦沒讀幾年書,還真以為自己如同偉大的堯帝。劉邦本身就是地痞流氓出身。蒯徹暗罵他都不知道,怪不得往儒生帽子里當眾撒尿。蒯徹為了逃命自喻狗,狗吠生人堯很正常?!课艺J為,這道理就是各為其主。因為當時,我只認識韓信,不認識陛下。我為韓信著想又有什么不對呢?” 高祖聽了默然。蒯徹接著說:“今日您已得天下,四海之內(nèi),看起來是稍有平靜。但是您應該想到,暗中也并不是沒有反對你的?,F(xiàn)在,我是被你拿住了,命人烹殺。試問陛下,您能把暗中反對您的人一個個都殺掉嗎?同是反對您,單單殺我,不殺他們,我豈不是冤枉么?”高祖聽后,自覺言之有理,不禁微微笑道:“往日別人都說你能言善辯,我還不信;今日看來,的確長于辭令,是個人才,也罷,朕今天便赦你無罪?!毖援?,便令衛(wèi)士將其松綁,仍將其放回齊地去了。劉邦這點還是有自知之明,當時天下異姓反王蠢蠢欲動,如果動用暴力到處剿滅,那么自己將步暴秦、暴力項羽之后成為第三位天下共擊之的主兒,也許聽懂蒯徹罵他之話,再者已經(jīng)殺了韓信,再殺蒯徹,引起天下恐慌。蒯徹一策士也構不成威脅。策士,只有被當權者賞識才能被任用。因此隱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同時說明劉邦權衡利弊得失城府之深。

究其韓信不敢自立。劉邦畢竟是生姜老的辣,他起用韓信時還留了一手,就是韓信的手下的將軍都是劉邦的心腹,這些將軍的存在不是威懾嗎?

其一,張耳。張耳和劉邦交情深厚。劉邦年輕時,不喜歡做農(nóng)活,仰慕魏公子信陵君,于是就向西到魏國尋訪信陵君,結果等到了的時候才知道信陵君已死,劉邦就在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家住下來,和張耳結為異姓兄弟。魏國滅國后,劉邦才回到豐沛老家,張耳也到處逃亡以躲避秦人的追捕。劉邦反秦后,張耳也在趙地起兵,后來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劉項反目后,張耳歸順劉邦,劉邦對張耳非常信任。韓信北上攻伐諸侯時,劉邦是讓張耳和韓信共同領軍的,其實就是防著韓信擁兵自重。定代下趙后,韓信推薦張耳為趙王,劉邦就同意了。劉邦前兩次調(diào)韓信軍隊時,有張耳在,韓信不給也得給劉邦。這點蒯徹也告訴了韓信張耳實際上是監(jiān)控你的。

其二,曹參。曹參與劉邦本來都是沛縣人,關系非常好。沛縣起事時,是曹參和蕭何請劉邦回來當沛公主持大局并帶領大家造反的。曹參后來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一直打到咸陽,每戰(zhàn)必奮勇爭先,經(jīng)常第一個登上城樓,劉邦封漢王后,就封曹參為建成侯。在韓信下魏、定代、攻趙的戰(zhàn)役中,曹參一直輔佐韓信,在韓信手下獨擋一面,并斬殺夏說、戚將軍,跟隨韓信攻齊的戰(zhàn)斗中,打下了臨緇,參與了攻打龍且的戰(zhàn)爭,俘虜了田光、田既等齊國的將相。跟隨韓信參加垓下之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項羽死后,被劉邦留下平定齊地殘余敵對勢力。有曹參在,劉邦調(diào)兵,韓信要是不給,曹參第一個就會砍了韓信的頭。

其三,灌嬰。灌嬰是在碭郡就跟隨剛起兵不久的劉邦,一路征戰(zhàn),東擋西殺,一直打到咸陽,立下赫赫戰(zhàn)功。楚漢相爭時,灌嬰又跟隨劉邦打到彭城。彭城大敗后,劉邦針對項羽樓煩騎兵的優(yōu)勢,也組建自己的郎中騎兵隊伍,灌嬰就被選為郎中騎兵將領,率領漢軍郎中騎兵縱橫捭闔,在滎陽前線與楚軍進行激烈交戰(zhàn)。前兩次劉邦調(diào)取韓信軍隊時,都是灌嬰去把軍隊接回的。灌嬰還率領郎中騎兵隊伍跟隨韓信參加了滅齊的戰(zhàn)斗,以及后來消滅龍且的戰(zhàn)斗。有灌嬰的郎中騎兵部隊在,韓信難道不知?韓信不敢輕舉妄動顧慮最大疑點,不能控制郎中騎兵。

灌嬰的郎中騎兵比項羽的樓煩騎兵還要厲害。所以韓信實際被他們基本架空了。如果聽取蒯徹之策。張耳、曹參、灌嬰三人如何處置?張耳、曹參手下人基本上是趙魏齊等地人,而灌嬰的郎中騎兵全部是秦人。歷史上蒯徹也沒給出良策。實際上,韓信未必不想當皇帝,只是知道自己實力還不夠。后來他也向劉邦要了王位,可能他還幻想劉邦像項羽一樣,給諸侯國自主權。誰知道劉邦一當政,就調(diào)韓信為楚王,最后又偽游云夢擒住了韓信。

有人說蒯徹是韓信的一個重要的謀士,為韓信出的這兩個著名的餿主意叫做“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是典型的豬隊友。甚至有人說是項羽派來的臥底。蒯徹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也確實符合楚軍的的戰(zhàn)略意圖。同時也印證禍患就出在彼此貪心不足,而且人心是變幻莫測的。意謂人為了私利,是不惜出賣朋友的。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原足下深慮之。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蒯通的墳墓提著一句詩:九原若解酬恩怨,不恨高皇恨蒯通。

段春林寫於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姚堯精讀《資治通鑒》 第60集
韓信手握三十萬大軍足以抗衡項羽、劉邦,為何沒有選擇三分天下?
中國歷史上百位將領之(15) --- 韓信 (西漢名將)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要有格局,低層次的人永遠不可能成功!
一代兵仙:韓信
蒯通(辯才無雙,善于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先后獻滅齊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