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西門
在中國的高校當中,很少有像北大、清華這么受世人所關注,不僅僅因為北大和清華的教學質(zhì)量在全國居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北大和清華的校園之美,在中國的高校里也是數(shù)得上的。北大和清華只有一路之隔,在北大燕園、清華園這些皇家園林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校園自然風景怡人,然而如果少了北大和清華的建筑之美,那么北大和清華的校園就少了很多人文氣息。北大和清華之所以能夠榮膺中國十大最美高校,這不得不感謝一個叫墨菲的美國人。
北京大學西門
騎著單車逛北大
墨菲的全名叫做亨利·墨菲,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他設計的北大和清華校園,一個古典,一個現(xiàn)代,一個東方,一個西方,是兩所風格截然不同的學校。
2017年我的五一假期除了游覽了故宮外,還專門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把漫步在北大和清華的校園里,去感受中國最頂尖的兩所高等學府的魅力。
這次先介紹北大校園。
早在2016年我就和北大擦肩而過。那次是因為參加2016年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和同事發(fā)軍哥利用晚上的時間專門去游覽北大和清華,然而我和發(fā)軍哥到了北大后卻被門口的保安拒之門外,無緣去里面參觀,只好悻悻而歸,最后去清華校園逛了一圈。這個遺憾一直伴隨著我,直到去年的五一假期。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每年的法定假期校園游都是一個熱點,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到北京后自然少不了逛北大和清華,我去的那天下午也是排了很長的隊伍,在門口經(jīng)過身份證登記才得以進去。雖然有點麻煩,但總算不用像去武漢大學一樣還要交10元的門票才能進去,當然那是櫻花節(jié)期間。
進入校園之后,你就可以慢慢欣賞墨菲所設計的這所充滿古典之美的校園了。由西門經(jīng)石拱橋,沿主軸線布置在兩側的是四座廡殿頂白墻紅窗紅柱的教學樓,正中間是變式歇山頂建筑貝公樓,樓前是草坪,草坪內(nèi)左右各立一個華表,非常引人注目,這對華表可有來歷,是圓明園的遺物,曾經(jīng)安放在圓明園的安佑宮,也是北大校園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古董了。
北大華表
北大華表
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
在教學樓群東北是歇山頂男生宿舍,南側有檐廊,透過廊柱間空間,可欣賞到未名湖岸園林,教學樓群東南是女生宿舍,硬山頂,灰色清水磚墻,灰瓦紅窗,共六個三合院,環(huán)境寧靜,故六院之間的園林現(xiàn)稱靜園。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北京大學校園風景
北大藝術學院
六院
北大的主要景區(qū)都集中在未名湖一帶,現(xiàn)在說一說這個未名湖。如同大多數(shù)校園一樣,在建設之初都會人工挖一個大坑,然后引入水,便冠之以某某湖,全國校園內(nèi)的人工湖幾乎全部如出一轍。未名湖的名字是錢穆老先生取的,可能當時他真的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就以未名稱之,結果卻叫出了名氣,也的確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未名湖
未名湖
未名湖
未名湖
未名湖
據(jù)網(wǎng)上資料顯示,未名湖一帶在清朝時候?qū)儆诨始覉@林淑春園的一部分,乾隆將該園賜給他的最寵愛的大臣和珅,和珅家財萬貫,在此營建了許多樓臺亭閣,極盡奢侈。到了嘉慶朝和珅被查抄之后,淑春園又幾易其主。在清朝是圓明園附屬的和珅花園淑春園中人工湖。
未名湖中的石舫按照頤和園的石舫修建,但后來上部結構被焚毀,現(xiàn)在只留下一個石質(zhì)基座供游人參觀。
未名湖畔的石舫,現(xiàn)在只留下一座石基
北大校園里最引人矚目的非未名湖畔的博雅塔莫屬。博雅塔很好找,一進入北大校園,很遠就能看到。循著高高的塔一路找來,走到近前才發(fā)現(xiàn)它的真正面目其實只是一座供學校師生生活用水的水塔。這實在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既解決了師生的生活問題,又在無意間造就了“湖光塔影”的絕美風景,真正冠艷群校。
博雅塔其實就是學校師生飲水的水塔
博雅塔
博雅塔
乾隆詩碑,位于未名湖南邊的山丘中,掩映在郁郁蔥蔥的竹林之中,據(jù)資料記載,詩碑曾是暢春園的遺物,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
乾隆詩碑
乾隆詩碑
乾隆石屏風
四扇屏,又名乾隆石屏風,位于未名湖北岸,石屏風上刻有乾隆帝御筆題寫的兩幅對聯(lián),雖經(jīng)歷數(shù)百年風雨,字跡仍然清晰可辨。四扇屏分別題有:“畫舫平臨蘋岸闊”、“飛樓俯映柳蔭多”;“夾鏡光徵風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乾隆帝一生風流倜儻,不僅處處留情,而且處處留字,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會看到乾隆的墨寶,也不知真假。
蔡元培先生塑像
蔡元培先生曾是民國時代的第一任教育部長,1916年到1927年任職北大校長十年,讓北大開了學術與自由之風。為了紀念蔡元培先生,在未名湖畔設立了這尊雕塑。
在我到北大游覽時,正好有一場蔡元培研究會主辦的蔡元培與北大的論壇,因為當時正處于五一假期,論壇沒有舉辦,讓我錯過了一次與大師心靈交匯的機會。
鐘亭位于未名湖的南岸山丘間,鐘亭的藝術之美我不大能欣賞,倒是對鐘亭內(nèi)的鐘比較感興趣,這口鐘比較有來頭,據(jù)頤和園里的記載,島北側的嵐翠間,1889年慈禧曾做為閱兵臺,檢閱李鴻章調(diào)來的北洋水師及新畢業(yè)的水師學堂陸戰(zhàn)隊學員。為適應演習,把小火輪改為炮艦,東西兩岸排列著炮隊和馬隊,當時為水師報時的大銅鐘,1900年險被外國列強劫走,后來置于燕京大學內(nèi),今北大未名湖畔鐘亭內(nèi)即此物。
北大鐘亭
塞萬提斯雕像
如果不是在北大校園內(nèi)看到這個雕像,我?guī)缀鯇⑦@個中學歷史課本和語文課本里提過的西班牙作家忘得一干二凈了。他的聞名于世的《唐吉坷德》我也從來沒有讀過,除了《唐吉坷德》,我搜腸刮肚居然想不到塞萬提斯還有其他什么作品,看來還是需要多學習啊,不然自己真要慢慢變成無知的俗人了。但為什么在北大的校園立著一個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的雕像呢?原來早在1986年北京與西班牙的馬德里就結為了姊妹城市,后來馬德里市政局特意復制了安放在馬德里市區(qū)廣場的塞萬提斯像贈送給北京市民,而北京市政府又把它安放在北京大學校園。
掩映在青松翠柏間的北大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于賽克勒藝術博物館與外文樓之間的日晷
特別喜歡大學校園里的日晷,感覺特別具有人文內(nèi)涵,在清華大學里見過,在復旦大學里見過,在上海交大里見過,在我畢業(yè)的那一年,我的母校聊城大學里也安放了一個。北大里這個日晷的四周都刻有字,碑文分別為:“近取諸物”、“遠取諸身”、“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鳴鶴園
最后介紹一下鳴鶴園,這是清朝皇家園林淑春園的一部分,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也波及到了鳴鶴園,里面的地面建筑全部被毀,現(xiàn)在能看到的鳴鶴園只剩下了一個小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