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孩子學齡階段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那么緊張孩子未來的爸媽,對于識字,總會有這幾個問題:孩子要不要早識字?什么時候識字才是最好的?怎么樣才能激起孩子對識字的興趣?
一、孩子要不要早識字?
美國很早就有了“不要早認字”的呼聲。
1968年,美國內(nèi)華達州的一位媽媽把幼兒園告上法庭,因為她認為,老師過早地教女兒認識字母'O',就破壞了女兒的想象力。
事實上,孩子的想象力是建立在日益增長的認知上,O可以是字母,還可以想象成蘋果、太陽等圓形東西。
因此,早認字不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還會加深孩子對事物的理解。
也有研究表明:在學齡前過早被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小學時可能比未認字的孩子優(yōu)秀,隨著年齡增長,過早認字的孩子優(yōu)勢不再明顯。
事實上,孩子入學后,學習的核心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缺乏閱讀的孩子,智力結(jié)構(gòu)單一,一旦面對相對復雜的學習,就會力不從心。
孩子被迫早認字,只是機械地記住了形狀和讀音?!皬姲磁n^不喝水”,在學習中失去興趣,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可是,現(xiàn)在很多小學入學要求之一就是認識多少字,什么都不學不現(xiàn)實啊!
別急,孩子識字是有一個敏感期。
二、孩子的認字敏感期
● 對印刷品產(chǎn)生興趣
孩子接觸的第一種印刷品是繪本,孩子對繪本有興趣后,會進一步發(fā)現(xiàn)繪本上印的是什么。
大多數(shù)孩子在4-7歲時出現(xiàn)認字敏感期,會把注意力逐漸轉(zhuǎn)向繪本上的文字符號,這時,我們就可以適當?shù)匾龑Я恕?/p>
●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孩子喜歡閱讀,認字多,當然是好事。
不過,不同孩子對文字的敏感度不一樣,孩子暫時沒有表現(xiàn)出對認字的興趣,那就多讀給他聽,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圖片和語言上。
研究表明,家長是否在孩子5歲以前經(jīng)常給孩子讀書,影響著他們今后閱讀技巧的形成。
三、如何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
● 給字配畫
我們可以從給字配畫開始讓孩子學識字。
① 在剛開始認字的時候,我們可以陪著孩子,隨機抽取認字卡,然后發(fā)揮想象力,用圖畫表示文字。
②現(xiàn)在市面上也有許多識字圖卡,文字與圖畫相匹配,吸引孩子認字,更貼合孩子識圖認字的過程。
● 認字要隨時隨地
新西蘭科學家瑪麗·克萊認為:孩子的讀寫能力是自然發(fā)展出來的,家長提供了豐富的文字環(huán)境,孩子自然就學會了文字。
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孩子看到長頸鹿后,媽媽指著一旁的牌子告訴孩子“長頸鹿”,孩子會饒有興致地重復“長頸鹿”;
假期外出,看到“小心地滑”“禁止吸煙”等警示牌時,孩子會很興奮地問“這些是什么字?”媽媽要耐心講解;
在家里,家長為孩子開辟一個閱讀角,每天堅持親子閱讀,比單純的認字更有意義。
孩子愿意學,就讓文字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 鼓勵孩子多輸出
僅讓孩子不斷輸入是不夠的,家長還應(yīng)多提供輸出的機會。
比如,孩子認識長頸鹿后,下次看繪本再遇到它時,要鼓勵孩子說出“長頸鹿”三個字。
而如果孩子沒有回答上來,沒有關(guān)系,保持孩子對認字的熱情是關(guān)鍵。
四、識字圖書推薦
讓孩子識字,一些常備的識字圖書不可缺少。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字,既能夠加強記憶,也可以提升閱讀能力。
1、《學前必備600字》
這套圖書一共有三冊,從易到難,精心編排了600個漢字。為了讓孩子增強識字的記憶,圖書設(shè)置了拼音、英文、對應(yīng)的精美插圖、常用的詞語、例句等等。通過點讀筆點讀,從字、到詞、到句,牢記漢字,非常適合用于幼兒的識字啟蒙。
2、《好寶寶認字啟蒙系列-基礎(chǔ)識字》
這套圖書關(guān)于識字部分一共有三冊,精美的插圖、田字格工整書寫、常用組詞、實用句子,讓孩子學會識字和書寫。跟著點讀筆的聲音,邊讀邊學,效果更佳。
3、《語言啟蒙-基礎(chǔ)識字》
圖書挑選了常見的漢字,不僅讓孩子識字,更通過組詞、造句等方法,令孩子懂得運用漢字,提升表達能力。用智能點讀筆結(jié)合APP端實用,書中的文字會“活躍”起來,動態(tài)教學孩子學得更深刻。
總的來說,孩子識字還說不要逼得得太緊。早認字不是洪水猛獸,孩子有興趣,就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去引導。
孩子不想學,那就等一等,多給孩子講故事,幫助孩子打地基,放慢節(jié)奏去慢慢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