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見Neo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楚翹朗讀音頻
25年后,《獅子王》重回大熒幕。
作為第一批引入中國的大熒幕電影,以及伴隨著幾代人成長的電視動畫。25年后,“真獅版”重制,不僅勾起了無數(shù)人的童年回憶,更讓成年的我們終于明白了影評家羅杰·艾伯特當年的那句話:
“《獅子王》過于殘酷而不適合年輕的小朋友觀看。”
年少不知影中意,再看已是影中人。
當我們看懂了童話的殘酷,也就意味著已經(jīng)成為一個大人了。
01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可言。
在電影中,小辛巴曾對自己的父親說:
“我以為國王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父親木法沙回答道:
“國王可不能隨心所欲。”
說完,便轉身留給辛巴一個沉穩(wěn)厚重的背影。
每個孩子都曾是辛巴,“自由自在到處跑,做錯事也沒人吵”,對于這個世界也總是充滿著驕傲:
“我在荒野中行走,我會當面嘲笑危險。”
但是這無憂無慮的時光,只能永遠定格在童年。
那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謂的歲月靜好,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身為國王的父親,不僅要保護偌大的草原,還要時刻提防著心懷叵測的弟弟刀疤的明槍暗箭。
連犀鳥顧問沙祖也都不止一次地感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小時候,我們也曾像辛巴一樣,以為大人們的世界不會有煩惱,于是格外期盼長大。
但直到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曾以為所向披靡的大人,以為踏入社會之后,會變得無所不能的大人,其實根本不存在。
之前,在看《請回答1988》的時候,被一個細節(jié)心疼到淚目:
女主角德善的奶奶去世,她看到父親在辦喪事的時候絲毫沒有難過的樣子,還跟著賓客們開玩笑,德善很氣憤。
后來等客人都走了,大伯回到家,爸爸和兄妹們抱作一團泣不成聲的時候,她才明白:
“大人們只是在忍,只是在忙著大人的事,只是在用故作堅強來承擔年齡的重擔。”
最初的我們根本體會不到獅王的焦慮,就像不到一定年齡,你永遠不會理解那個明明已經(jīng)到了樓下,還要在車里坐一會兒才回家的男人一樣。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而言。
沒有人不辛苦,只是有人不喊疼罷了。
02
傷使人成長,痛讓人成熟。
年幼的辛巴曾經(jīng)在叔叔刀疤的蠱惑之下,犯過兩次致命性的錯誤。
一次是跨越光明與黑暗的界限,落入土狼的包圍圈,如果不是父親的及時出現(xiàn),他不僅會喪命于土狼吻下,還會讓自己的朋友白白犧牲。
另外一次就是全片留給我們童年的最大陰影——角馬峽谷。
在刀疤的算計下,辛巴深陷角馬群,父親為了救它被埋伏在一旁的刀疤推下了懸崖。
前一晚還在循循善誘,答應要陪伴辛巴一輩子的父親,轉眼就一動不動地躺在塵土中,甚至連一句遺言都沒有。
“爸,跟我回家啦。”
“救命啊,有沒有人啊。”
彼時,小辛巴的哭聲,曾讓年少的我們聽得撕心裂肺,但是所有的悔恨于事無補。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我們便再難見辛巴那張無憂純真的笑臉。
作家蘇岑說:“人只有經(jīng)歷過痛苦,才能成長;只有經(jīng)歷過挫折,才能足夠堅強?!?/span>
就像木法沙的老友老狒狒拉飛奇對辛巴的那句告誡:“你要學會從痛苦中汲取教訓。”
這兩次錯誤是整部電影的轉折點,也促使著一個懵懂無知的頑童完成了一代獅王的蛻變。
很喜歡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的一段對話:
小女孩馬蒂爾達問殺手萊昂:
“人生總是那么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
萊昂回答說:“總是如此的。”
沒有人喜歡痛苦,我們也不相信苦難是值得的,但是苦難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可避免的。
痛苦是人生中的常態(tài),長大也就意味著要一次又一次地和痛苦為敵。
傷,使人成長;痛,使人成熟。
也許,這才是痛苦真正的價值。
03
你要學會一個人走,而不是選擇依靠誰。
電影中有一個劇情雖然很短,但是卻是最值得我們回味的情節(jié)。
父親慘死之后,刀疤出現(xiàn),欺騙辛巴說:
“如果不是因為你,他現(xiàn)在還活著。”
他讓辛巴“跑得遠遠的,再也不要回來”,然而等待辛巴的卻是土狼的追殺。
辛巴在短短一個下午,經(jīng)歷了父親慘死、被迫離家、敵人追殺......
最后僥幸逃跑,卻只能在草原上孤獨地流浪。
越是長大,越會明白,磨難總是不請自來,孤獨總是突如其來。
有時候,面對困難,連個可以尋求幫助的人都沒有。
瑪?shù)铝铡?英格說過: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曾以為,等我們長大,我們就不會脆弱。然而長大就是一個接納脆弱的過程。”
成為大人之后,我們單槍匹馬闖蕩世界,時常與孤獨相伴。
只有學會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苦難,才能真正學會獨立。
正如主持人馬丁所言:
“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
刀疤那句“是你害死了你爸爸”,一度成為辛巴內心深處揮之不去陰影,讓他一直逃避現(xiàn)實,逃避自己。
直到拉飛奇帶他來帶水邊,看到自己的倒影。
“看看你自己的內心,你比現(xiàn)在的你更強大。”
辛巴生來就是國王,但他需要正視自己。
只有當你的身上披滿荊棘,而你的內心仍然堅韌時,你才能成為自己的王。
畢淑敏曾經(jīng)說過:“把自己當成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
人生,總會有許多無奈,行走于悲喜交加的道路,沒有什么感同身受。
所以,無論面前的路有多艱辛,請告訴自己:
沒人的時候,自己站直,路還長,背影要美。
04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光所照耀之處,皆是我們的王國。
但是國王統(tǒng)治萬物,如同日升日落。
總有一天,我日薄西山的時刻,你將旭日東升成為新國王,切莫忘記。
這是電影開篇的一句話,但你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句臺詞竟然成了全片的題眼。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小辛巴恨不得一睜開眼,自己就能成為勇敢的獅王。
就像小時候的我們,無時無刻不期盼著超越父母的那一天。
但是,那時的我們從來不會去思考一個問題:
在我們不斷豐富自己,讓自己光芒萬丈的時候,有些事也許再也回不去,有些人也許再也見不到了。
而這樣的道理,有時候非得像辛巴那樣經(jīng)歷過一次失去,才真正明白。
李宗盛曾經(jīng)在他《新寫的舊歌》里對父親唱道:
“遺憾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然后我,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淚的年歲了。”
當他終于超越了自己的父親,站在舞臺中央,享受千萬掌聲的時候,父親卻猝然離世。
我們常常為擁有而沾沾自喜,其實你現(xiàn)在以為唾手可得的,可能轉瞬就會失去。
所以李宗盛才會在歌曲的最后寫:
“但愿他正在某處微笑看自己,有一天當我乘風去見你,再聊聊這歌里來不及說的千言萬語......”
人生就是一串的得與失,學會放手,學會接受失去,太難太難。
特別是當你最親近,最喜歡的人或物逝去時,我們寧愿相信一切沒發(fā)生,也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
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我們無法倒轉時光,唯有全部接受、默默消化。
《獅子王》中,當辛巴抬眼望向夜空,再次浮現(xiàn)父親對自己教誨時的情景,他終于懂得了失去的真正意義:
接受失去,學會放手,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切。
▽
有人說:“動畫片中的含義,成年人才能真正看懂,小孩子是看看熱鬧。”
小時候,以為看動畫片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今重看《獅子王》才發(fā)現(xiàn),成年后的那些人生真相,動畫片早就告訴了我們。
也許,一個人的長大,就是從看懂一部動畫片開始的。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