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只有在危難時刻,人才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冷暖。在這期間得到的幫助,也會更加的珍惜。清朝就發(fā)生了這樣一個故事,王爺不幸患上傳染病,平日里不被他寵愛的侍妾,殷勤的陪在身邊小心伺候,不管是煎湯還是熬藥,全都照顧得非常周到。因為這件事,侍妾在王爺心目中的地位急速飆升,康復之后對她的寵幸有加,不久之后就跟她生了一個未來的皇帝。
這個侍妾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母鈕祜祿氏,她的父親雖然只是個四品典儀官,但曾祖父卻是清朝初期的五大功臣之一,算起來也是出生名門。公元1704年,鈕祜祿氏被許配給了26歲的雍正,以侍妾的身份進入了王府。因為父親身份比較低微,鈕祜祿氏在王府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也很少得到雍正的寵信。直到雍正患上時疫,病到幾乎喪命的程度,她才靠著殷勤地侍奉,獲得恩寵改變了自身的命運。
尤其是在生下乾隆之后,鈕祜祿氏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算是徹底在王府中站穩(wěn)了腳跟,之前輕視她的人,也都一反常態(tài)甚至巴結(jié)了起來。公元1721年,康熙駕臨雍正王府,見到年僅10歲的乾隆。祖孫二人第一次見面倍感親切,康熙皇帝認為乾隆聰穎過人,非常的討人喜歡,于是就把乾隆親自帶回皇宮撫養(yǎng),而且連連稱贊鈕祜祿氏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
當時,康熙皇帝已經(jīng)坐了60年龍椅,距離駕崩僅僅只有一年左右,正是雍正等皇子爭奪繼承權(quán)的關(guān)鍵時刻??滴鯇η〉膽B(tài)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朝廷的格局。雍正也知道自己可能因為兒子乾隆得到不少好處,所以對其生母鈕祜祿氏更加的寵愛。康熙皇帝駕崩之后,雍正靠著種種手段,成了最終贏家,繼承大統(tǒng)之后將鈕祜祿氏冊封為熹妃。不久之后,雍正皇帝就把乾隆的名字寫好,藏在了“正大光明”匾額后面,將他秘密地立為皇儲。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駕崩,緊接著乾隆就靠著之前留下諭旨,坐上了象征九五之尊的龍椅。然后鈕鈷祿氏就母憑子貴,成了清朝的皇太后。乾隆皇帝是一個比較孝順的人,掌握天下大權(quán)后立刻下令給母親建造壽康宮。但凡是鈕鈷祿氏提出的要求,乾隆皇帝都會盡可能地去照辦。有一次,鈕鈷祿氏隨口說了一句,順天府附近有座寺廟最好修理一下,乾隆皇帝聽到后趕緊下令撥款,讓人趕緊去重新翻蓋。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多次告誡太后身邊的人,要他們機靈一點提前處理問題,別讓太后親自勞神處理。乾隆外出巡游的時候,都會盡量太后一起出行,陪伴左右盡孝。鈕鈷祿氏過大壽的時候,乾隆皇帝都會不惜重金,為其舉辦慶典。尤其是在鈕鈷祿氏過80歲大壽的時候,已經(jīng)60歲左右的乾隆皇帝,還像孩子一樣彩衣蹈舞,承歡膝下,想盡辦法讓太后滿意。有人說,在五福之中鈕鈷祿氏一個人就占據(jù)了“福、祿、壽”三種。
公元1777年正月初九日,乾隆皇帝跟皇太后一起用膳,身邊兒孫環(huán)繞五世同堂,場面非常壯觀。此時,皇太后已有86歲,不過看起來“慈顏康豫,不減常年”。乾隆皇帝本想著再過幾年,等皇太后過90歲大壽的時候,舉辦一次更加隆重的慶典。沒想到僅僅過了十幾天,皇太后的身體狀況突然急轉(zhuǎn)直下。最終于正月23日病逝,此后舉國致哀被葬于泰東陵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