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患者不在少數,是運動損傷中很常見的一種問題。而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還是手術治療,也就是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但是手術之后多久能下地,手術之后的恢復目標是怎樣的?
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的早期康復治療方法。
首先,各位患者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情,前交叉韌帶對膝關節(jié)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膝關節(jié)更加穩(wěn)定。就像坐在車上一樣,如果特別顛簸,車輛損傷會越來越重,而且乘客的感受也不會很好。而前交叉韌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限制脛骨向前滑動。
這句話看起來其實挺難理解的,說得更簡單點就是有一根繩子拽著小腿,不讓小腿向前挪,這根繩子要是壞了,小腿就向前飛出去了。
背景知識就介紹到這里,至于前交叉韌帶是如何損傷的,又該如何保護,這里就不做過多的解讀了,翻看以前的內容,肯定有你想知道的細節(jié)。
對于韌帶損傷的患者來說,如何更快地恢復到正常生活,才是最想知道的問題。而為了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中主要依靠三個環(huán)節(jié):手術操作,康復運動,患者的配合。
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計劃,核心理念就是要盡可能地早期進行關節(jié)活動,這樣可以幫助關節(jié)活動得更加順暢,絲滑。但是剛剛重建的韌帶非常脆弱,也必須保護起來,讓它不受到特別暴力的牽拉。
其實康復治療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并不是在短期內就可以全部完成的。
一般來說,膝關節(jié)的功能從無到完全恢復,可能會需要半年時間,今天主要講一下術后兩周內,我們應該做哪些,有哪些目標。
在術后14天內,一般稱為早期保護性康復訓練,這個時候在康復訓練,一定要注意保護受傷的膝蓋,避免損傷加重,絕對不可以拔苗助長。
佩戴小腿彈力襪,當然也可以選擇兩條腿都佩戴,雖然看起來很別扭,看上去像是兩個絲襪,但是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非常好。
放好支具,建議是可以調節(jié)活動度的那種支具。把活動度設置為屈曲30度,在之后的日子里,曲度會慢慢增大。當然,保證下肢伸直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在早期的時候,活動度一定要控制好,否則會出現損傷。
在這里同時要注意一個問題,膝關節(jié)的活動度是逐漸增加的,就像羅馬不是一天蓋成的。建議在不做訓練的時候把活動度設置好,避免損傷是非常重要的。
強調一下支具,特別要注意手術后的2~3個小時內就應該適當調整支具,讓患者有舒適的松緊度,不要太松,會失去支具的保護。
如果患者覺得下肢腫脹以及皮膚感覺有了問題,甚至出現了麻木,這個時候可能是支具太緊了,應該適當放松。
冷敷是很有效的,無論是消除水腫還是緩解疼痛,建議每次冷敷要持續(xù)20分鐘,最好每兩小時一次。但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凍傷,可以墊一個毛巾。
在不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把患肢抬高,這個做法和冷敷一樣,可以幫助控制關節(jié)內的積血和組織水腫,同時減輕疼痛和炎癥反應。這個動作的關鍵點就是一定要高于心臟平面??梢杂帽蛔臃旁谧钕旅妫且惨⒁怅P節(jié)曲度。
患者最關心的就是什么時候能下地,其實大多數患者在術后第2天就可以練習下地,但要注意這個時候膝關節(jié)還非常脆弱,負重不要太大。
建議負重達到25%~50%的體重就夠了,這種負重可以逐漸增加,在手術后的第2周逐漸增加到完全負重。
看到這里大多數人都有疑問,如何保證自己的負重是25%~50%體重?
其實很簡單,找一個體重秤,先測量一下你的全部重量,然后再把一只腳放在秤上,另一只腳放在地面上感受力的變化,把數值達到目標重量的時候,記住這種感覺,不要超過就可以。
最關鍵的來了,如何在早期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以及關節(jié)活動度的恢復目標是多少?
其實增加活動度的康復方案有很多,但是中心思想很簡單,就是不要讓曲度增加得特別快,一般膝關節(jié)屈曲30度到45度的時候,韌帶的張力最小,而當膝關節(jié)完全伸直的時候韌帶的張力最大。
而在兩周之內的目標是,膝關節(jié)可以屈曲到90度,就算達成任務了。
可以選擇很多在床邊就能完成的動作和訓練,比如踝部運動,下肢肌肉疼痛收縮髕骨活動,以及下肢的肢體抬高訓練。
我想說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應不應該積極多做一點康復運動或者康復治療?
答案顯而易見,任何極端的事情都會造成額外的損傷。不應當隨意的增加運動量,有的患者覺得運動得越多好得越快,其實這會相應的增加關節(jié)負荷,屬于拔苗助長的行為。在訓練的過程中也要避免疼痛,防止訓練過程中造成過度損傷。
希望所有患者都可以更早地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不要讓關節(jié)問題成為一輩子的傷痛。
參考文獻
王子彬,王惠芳.運動損傷上康復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