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是 2 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是第一個被證明能預防糖尿病或延緩糖尿病發(fā)生的藥物。
但二甲雙胍也有比較明確的不良反應,為確保降糖療效,盡量降低不良反應,臨床應注意以下 4 個用藥細節(jié)。
1. 二甲雙胍首選哪種劑型?
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有單一成分的二甲雙胍普通片、二甲雙胍緩釋片或膠囊、二甲雙胍腸溶片或膠囊。二甲雙胍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開始用藥時,約 10%~25% 的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和金屬味等。
二甲雙胍胃腸道不良反應:普通片或膠囊 > 腸溶片或腸溶膠囊 > 緩釋片或緩釋膠囊。
但是,對于餐后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更宜選用普通片或腸溶片。
常用劑型 | 服藥時間 | 劑量遞增方案 |
二甲雙胍片或膠囊 | 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 | 最小有效劑量:500 mg/日 最佳有效劑量:2000 mg/日 最大給藥劑量:2550 mg/日(普通片);2000 mg/日(緩釋片) 起始劑量:500-1000 mg/日,分 2-3 次服用;1-2 周后加至 2000 mg/日,分2-3次服用。 |
二甲雙胍腸溶片或腸溶膠囊 | 餐前半小時服用 |
二甲雙胍緩釋片或緩釋膠囊 | 晚餐服用 |
2. 有氧運動時是否需要調(diào)整劑量?
糖尿病患者每日堅持不短于 10 分鐘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即使短暫的體力活動(走動或家務),也可以有效地快速降低餐后高血糖。
二甲雙胍單藥治療,不會引起低血糖,運動前后也無需調(diào)整劑量。
但是,當與胰島素、胰島素促泌劑(格列美脲、格列吡嗪、那格列奈等)聯(lián)用時,需防范低血糖風險。
| | |
| | |
| |
| |
| |
| |
| |
| | 單藥治療或聯(lián)合用藥時,均有可能誘發(fā)低血糖 |
| |
| |
| DPP-4:二肽基肽酶-4;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SGT2:鈉-葡萄糖其轉(zhuǎn)運蛋白2;TZDs:噻唑烷二酮類 |
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引起維生素 B12 水平的下降。建議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應適當補充維生素 B12。但不建議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常規(guī)監(jiān)測維生素 B12 水平。4. 二甲雙胍聯(lián)合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于足劑量單用二甲雙胍治療 3 個月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慮聯(lián)合用藥,聯(lián)合其他降糖藥可進一步獲得明顯的血糖改善,但同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 |
|
| 兩類藥物聯(lián)合,能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 | |
| 二者聯(lián)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而低血糖發(fā)生風險無顯著增加。 | 格列奈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風險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輕。 |
| 能更好地降低糖化血紅蛋白,顯著改善胰島功能和胰島素抵抗(IR)。胰島素抵抗嚴重患者可考慮二甲雙胍聯(lián)合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的治療方案。 | 聯(lián)合治療會增加體重、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
| 超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雙胍療效不佳時,加用阿卡波糖能更好地控制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體重。 | 這兩種藥物都有一定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聯(lián)合應用可能增加胃腸道不適。 |
| 兩者聯(lián)用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且耐受性良好,低血糖風險低,不增加體重。 | 若患者無禁忌證或不耐受,建議在二甲雙胍單藥足量治療 3 個月療效不佳時,考慮開始聯(lián)合 DPP-4 抑制劑治療。 |
| 二甲雙胍單藥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加用 SGLT-2 抑制劑可進一步改善血糖,顯著減輕體重及改善血壓。 | 由于 SGLT-2 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導致尿液增多,因此服用該類藥物應避免夜間用藥,以免夜尿過多,應白天用藥,并注意多飲水;這類藥容易導致泌尿系統(tǒng)感染,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 |
| 可進一步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提高血糖達標率,改善胰島 β 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降低體重和收縮壓(SBP),且不增加嚴重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 | GLP-1 受體激動劑的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患者對二甲雙胍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所導致的胃腸道反應的耐受性更差。 |
| 兩者聯(lián)用可進一步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胰島素用量、并減少胰島素治療引起的體重增加和低血糖風險。聯(lián)合使用還可能與心血管疾病和腫瘤風險下降有關。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島素治療基礎上可加用二甲雙胍,尤其適用于胰島素劑量較大、體重增加明顯的患者。但糖尿病痛癥酸中毒(DKA)、糖尿病高血糖高滲綜合征、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禁用二甲雙胍。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