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jīng)是指婦女在經(jīng)期前后或是在行經(jīng)期間出現(xiàn)的一系列身體不適狀況,常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嚴重的將影響工作和給生活帶來煩惱。
《方1.》以紅糖500g,姜9g為一服。姜洗凈切成碎末,與500g紅糖拌勻(不加水),放蒸鍋內(nèi)蒸20分鐘。每月月經(jīng)前3-4天開始服用,每天早晚各1勺,用溫開水沖服,連服2服即見效。
《方2.》棉花籽250g。
上藥炒焦,研為細末,分14包。于月經(jīng)前10日開始服,每日早晚各1包,用紅糖水送服。
《方3.》
當歸延胡索
【原料】當歸、延胡索、制沒藥、紅花各15克,白酒1升。
【制作法】將前4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放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適量飲用
【功效】調(diào)經(jīng)止痛。適用于經(jīng)前型痛經(jīng)。
《方4.》益母止痛飲
【組成】益母草、何首烏、藁本、生地、黨參、紫丹參、當歸、烏藥、廣陳皮各9g,
【制用法】每日1劑,2次煎服
【功效】痛經(jīng)
【出處】《安徽單驗方選集
《方5.》枸杞子、雞血藤、炒杜仲、薏苡仁、白茯苓、山藥各15g,補骨脂、菟絲子、女貞子、淫羊藿、桑寄生各10g,旱蓮草12g,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下。
《方6.》
元胡益母草方
【方劑】雞蛋2個,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
【用法】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食蛋飲湯,于經(jīng)前開始,日服1次,連服5-7天。
【功效】本方適用于陽虛內(nèi)寒之痛經(jīng)。
《方7.》櫻桃葉方
【方劑】櫻桃葉(鮮或干品)、紅糖各20~30克。
【用法】水煎取液300-500毫升,加入紅糖熔化,1次頓服,經(jīng)前服2次,經(jīng)后服1次
【功效】治痛經(jīng)
《方8.》向日葵15g,干山楂30g,烤焦研末,加紅糖60g,分2次沖服或煎服,1日服完。于經(jīng)前1~2天開始服,或經(jīng)來時即服,每次月經(jīng)周期服2劑,連服1~2個月經(jīng)周期。
《方9.》肉桂粳米粥
【原料】肉桂3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肉桂煎取濃汁,去渣;粳米加水適量,煮沸后,調(diào)入肉桂汁及紅糖,同煮為粥即可;或用肉桂末1-2克調(diào)入粥內(nèi)同煮。
【功效】溫中補陽、散寒止痛,適合虛寒性痛經(jīng)(癥見腹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等)活血化淤粥
【原料】當歸15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粳米30克
【做法】先將當歸、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鐘取汁液,合并藥汁,與粳米、雞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連續(xù)5~7天,治療3個月經(jīng)周期。
【功效】活血行氣、化瘀止痛,適合血淤
《方10.》韭菜紅糖粥治寒濕凝滯型痛經(jīng)
韭菜150克,大米100克,紅糖50克,大棗9個,料酒15毫升。將韭菜洗凈切段,大米淘洗干凈。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大棗、大米煮粥,煮至八成熟時加入韭菜段、紅糖,再煮至粥熟,調(diào)入料酒即成。月經(jīng)前2日開始服用,每日1劑,分2次服用,連服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