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椒草
【別名】臭節(jié)草、松風(fēng)草、石胡椒、臭沙子、臭草、苦黃草、大羊不食草、臭花草、蔥草花、草見血飛、山羊草、銅腳一枝蒿、鷂子鉆山、地通花、大退癀、野椒、蛇皮草。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叢中。分布于西南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采收加工】6~7月采收,鮮用或切碎,曬干備用。
【藥材性狀】嫩枝呈灰綠色,干后扁中空,老葉葉柄長約5厘米,新葉葉柄約5毫米,二至三出復(fù)葉互生,卵圓形,大小不一,多皺折破碎,灰綠色。氣微臭,味辛。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辛、苦。歸肝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解表,截瘧,活血,解毒。屬解表藥下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yīng)用】內(nèi)服:煎湯,用量9~15克;或研末、泡酒。外用:搗爛敷。主治感冒發(fā)熱,支氣管炎,瘧疾,胃腸炎,跌打損傷,癰疽瘡腫,燙傷。
【藥理研究】1.心血管作用 香柑內(nèi)酯對兔有一過性的降血壓作用。另一成分白鮮堿,小劑量對離體蛙心呈興奮作用,可使心肌張力增加,每分鐘輸出量增多;對離體兔耳血管有明顯的收縮作用。2.解痙作用 所含另一成分花椒內(nèi)酯,有一定的解痙作用。3.其他作用 白鮮堿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香柑內(nèi)酯也有抗微生物活性。白鮮堿對家兔和豚鼠子宮平滑肌具有強力收縮作用?;ń穬?nèi)酯在體外對人官頸癌傳代HeLa細(xì)胞培養(yǎng)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尚不明確。
巖椒草
【配伍藥方】
①治瘧疾:巖椒草、柴胡、青蒿、艾葉各9克。水煎,于發(fā)作前4小時,或用單味鮮品于發(fā)作前2小時搗爛敷大椎穴。(《全國中草藥匯編》)
②治急性胃腸炎:松風(fēng)草15克,厚樸、仙鶴草各9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③治跌打損傷:松風(fēng)草60克,浸酒500毫升,每日2次,每次30毫升,飯前服。(《浙江藥用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