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獻國
編輯:寸心
腰椎病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多為腰椎骨質增生,或腰椎間盤脫垂所為。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肝腎虧虛,筋骨失養(yǎng),氣滯血瘀所為,當以補益肝腎,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為治。中醫(yī)辨證施治主要分為以下幾型。
風寒濕痹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腰椎病伴腰部冷痛重著,轉側不利,漸漸加重,雖靜臥也不減,或反加重,遇陰雨天疼痛加劇,舌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當以祛寒行濕,溫經(jīng)通絡為治,可選用蠲痹湯加味,藥取羌活、姜黃、當歸、黃芪、赤芍、防風、蜂房、烏梢蛇、威靈仙、秦艽、豨薟草、青風藤、當歸各10克,甘草、細辛各5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劑(下同)。
中成藥可選用寒濕痹顆粒,每次10克,每日2次沖服;風濕骨痛膠囊,或腰痛寧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濕熱阻滯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腰椎病伴腰部疼痛,痛處伴有熱感熱天或雨天疼痛加重,而活動后或可減輕,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shù)。
當以清熱利濕,舒筋止痛為治,方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減,藥用知母、粳米、石膏、桂枝、白芍、赤芍、忍冬藤、連翹、黃柏、海桐皮、姜黃、木防己、威靈仙各10克,甘草5克。
中成藥可選用二妙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濕熱痹顆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正清風痛寧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肝腎兩虛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腰椎病伴腰痛,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腰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稍減,常反復發(fā)作。
面色恍白,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沉細;當以補益肝腎為治,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藥取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當歸、芍藥、川芎、地黃、杜仲、牛膝、黨參、茯苓、肉桂各10克,細辛、甘草各5克。
中成藥可選用骨刺平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壯骨關節(jié)丸,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飯后服用;強力天麻杜仲膠囊,每次2~3粒,每日2次口服。
瘀血留滯型
主要表現(xiàn)為腰椎病伴腰痛如刺,痛有定處,輕則俯仰不便,重則因痛劇而不能轉側,痛處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部分患者有外傷史。
當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為治,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藥取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芍、莪術、三七、地鱉蟲、全蝎、蜈蚣、地龍各10克。
中成藥可選用紅藥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云南白藥膠囊,或腰息痛膠囊,每次2粒。一日3次口服。
常規(guī)治療時,可配合下列中成藥外治
中華跌打丸:取本品1~2丸,研細,加白酒適量調為稀糊狀,將藥糊均勻涂敷于頸項患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外敷時適時在敷料上滴入白酒,以保持濕潤,借以增強療效,連續(xù)7~10天??苫钛ńj,消腫止痛。
腰痛靈膠囊:取腰痛靈膠囊2粒,去掉膠囊衣,用藥中黃酒調為稀糊狀,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貼于患部疼痛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1換,7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苫钛ńj,散瘀止痛。
骨痛貼膏:將患處洗凈后,取本品一張貼于患處,每日1次,每次貼敷12小時,7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伸铒L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骨質增生一貼靈、龍骨定痛膏、鉆地膏、公藤膏等也可選用。
骨刺消痛涂膜劑:取本品適量涂于患處,一日2~3次。用量視患者疼痛情況而定。個別人用藥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瘙癢、潮紅、點狀紅丘疹、可停藥,待上述癥狀消失后再繼續(xù)用藥。在擦去藥膜時用毛巾蘸溫水輕擦皮膚,可防止上述癥狀出現(xiàn)??墒栾L散寒,祛濕通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