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的愛人,34歲,主訴:產(chǎn)后便秘、奶水不足。其他癥狀有:口渴,便秘、三天一次,舌紅、苔黃膩,唇口干燥,易上火,牙疼,流口涎,多夢,等等。
【一診】
2019年11月17日問診, 辨為少陽陽明合病,兼血虛水盛,方用“大柴胡湯+當(dāng)歸芍藥散+生石膏、生龍骨、生牡蠣”。
方子組成:(20191117)柴胡20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30克、枳實(shí)15克、大黃10克、生姜20克、大棗10枚、當(dāng)歸10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蒼術(shù)30克、澤瀉20克、生石膏3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水煎服。
服藥反饋:上方服四劑后,大便正常,容易上火、牙疼的癥狀也好了,至今未再犯。
辨證要點(diǎn):(1)唇口干燥、牙疼,是孔竅方面的問題,多從少陽考慮。(2)舌紅、苔黃、口渴、便秘,是“胃家實(shí)”,是陽明熱證。(3)舌下靜脈細(xì)暗,舌苔黃膩,流口涎,加上產(chǎn)后不久,辨為血虛水盛,故合上當(dāng)歸芍藥散。(4)陽明熱盛,加生石膏清里實(shí)熱。(5)多夢,加龍骨、牡蠣,以鎮(zhèn)靜安神。
【二診】
服前方四劑,便秘已解決。針對奶水不足的問題,12月2日,開“四逆散+當(dāng)歸芍藥散+資生湯”加味。
方子組成:(20191202)柴胡20克、赤芍20克、枳實(shí)15克、炙甘草15克、當(dāng)歸10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蒼術(shù)30克、澤瀉20克、生石膏3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黨參30克,桔梗15克、路路通15克、王不留行15克、黃芪50克、懷山藥50克、生雞內(nèi)金15克,水煎服。
服藥反饋:服上方三劑,奶水比原來多了,每天喂奶次數(shù)也有所增加,后因其他原因,自行停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