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定義的高血壓為140/90mmHg,低血壓的界限為90/60毫米汞柱。在這范圍內的均視為正常血壓
但是有些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到正常之后卻出現了嚴重的頭暈,耳鳴等腦缺血表現,所以有部分高血壓患者血壓不宜降至“正?!保切枰獋€體化的相對正常。
什么樣的病人需要相對正常呢,長期耐受高血壓的患者,比如說一個病人的血壓長期處于,160到180的高壓水平,那你給他降到140一下,這個患者可能就會出現頭暈,這時候只要維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患者沒有頭暈癥狀的血壓就可以了,比如說140到150之間。
還有一部分病人是頸動脈或者腦動脈嚴重狹窄的病人。血壓如果迅速的下降,會導致這個腦灌注壓不足,出現顱內缺血。因此加壓講求緩慢和平穩(wěn),同時要根據病人的個體化,這樣的病人就要血壓相對偏高一點。因為血壓一旦降低可能會導致分水嶺性腦梗死。
那么什么樣的病人可能有嚴重的顱內動脈狹窄呢?嗯,主要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基礎病,有吸煙喝酒等不良嗜好,有肥胖打鼾的情況。反復頭暈頭痛耳鳴,不根治的。每年做頸動脈超聲,頭頸cta,頭顱核磁血管成像的檢查,一般可以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