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再多不嫌多,陽臺再大也不夠大。
有人說,要懂得給生活做減法。
但是也有人說,追求有品質(zhì)的生活,是對人生做加法。
無論是給生活加減乘除,都是你的選擇。
喜歡種植綠色,不只是為一份好心情。
對于喜歡綠植的你來說,會不會有同樣的感慨呢?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朋友家,見到她家陽臺上的清一色綠植,頓時傻了眼。
有好多都叫不上名字。
像是常見的蘭花、琴葉榕、橡皮樹和春羽等還比較容易認出來,光是對于多肉,我就感到了壓力。
那么多的多肉啊,怎能分得清楚?
于是,她就很仔細地講解紅色漿果、珊瑚珠、鹿角海棠、朧月、花月夜、秋麗......
這么多的品種,那么小的顆粒,讓我不得不對朋友心生佩服。
時常讓我臉盲犯尷尬的就是長得特別像的植物,還有孿生一般的小寵物們。
你是一個經(jīng)常養(yǎng)多肉的女生嗎?
當然,也不是說,每個養(yǎng)多肉的女孩,都可以見到多肉活很長時間。
我之前送給一個女孩一小盆多肉,結(jié)果還不到一個星期,多肉已經(jīng)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盆子。
該怎么描述我對于多肉的情感呢?
大抵是因為多肉看著飽滿嫩綠,像是隨時都可以被掐出水分的花骨朵兒。
于是,這份情懷更像是一份寄托,也是一種怡然自得人生消遣。
在只有一方陽臺,空間雖小,那也擋不住這些肉色。
肉肉的瘋狂,大概是我見過的很有感觸的綠植了。
播種肉肉的夢想不需要太大,你想要開始就可以隨時開始。
誠然,在肉肉的生長歷史中,很多都是長在干旱土壤貧瘠的地區(qū),想要圈養(yǎng)在家里,有一定的難度。
先說土壤澆水等事情吧。
你看到的市面上的多肉都是用泥炭作為親根的基質(zhì),這是因為顆粒作為土壤的介質(zhì),能夠提供一定的微量元素,也可以有利于呼吸。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迷信”必須用某種土壤。
順帶說,大多數(shù)多肉植物不需要施肥,而且是害怕施肥。
行話說得好:“澆水十年功”。
事實上,大多數(shù)“植物殺手”都是毀在了澆水這一步。
要么愛護過度,澇死;要么,兩個月不澆干死。同時,不存在“多久澆一次水”這樣的標準答案。
對于花盆,怎么選呢?建議是:寧小勿大!
你是不是也覺得找個大花盆,肉肉就會長得更多更好呢?
當然不是啦。
再說曬太陽吧,也不是必須要照什么樣子來接受光照的。
多肉可以養(yǎng)護在散射光下,每天最少需要6小時以上的光照。
如果你家陽臺靠近太陽,日照時間長也是挺棒的,畢竟能夠保持全天的光照最好啦。
讓多肉點綴你溫柔曼舞的時光,你也是護它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