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愛看書,平常也愛買書,以前不管多么厚的書,總能耐著性子讀完,然后長舒一口氣,像是做完一件多么大的事一樣。可工作后,這個習(xí)慣沒有延續(xù)下來,讀書投機(jī)取巧倒是有了不少花樣。新買回來的書只揀自己喜歡的讀,至于不喜歡的或者不感興趣的章節(jié),就跳過,用這樣的方式讀完一本書毫不費力,然后就再買新書。于是,家里的書越積越多。有段時間,妻子催我,把家里的書整理一下,那些不看的和沒用的書,收拾一下都賣了吧??晌倚睦镞€憤憤不平,書都是有價值的,怎么會沒有用呢?
然而,有一天,我看著家里的書問自己,這些書里的知識都為我所用了嗎?很顯然,沒有。那么這么多書就在哪兒放著,同廢紙何異?書一旦買回來,人就失去了買書時的熱情,因為這本書已經(jīng)屬于自己,什么時候看,以何種方式去看,都是由自己決定。問題就出在這里,一件事情,一旦什么都由自己決定的話,那么這件事就很難進(jìn)行下去,正如讀書。
所以,買回來的書,我大多看上幾眼就放在了書架上,古人用束之高閣這個成語太恰當(dāng)了,因為,不管我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不增不減。這就給我造成一種心理暗示,等我有時間就去讀完它。可是我的時間總是和讀書擦肩而過,偶爾想起來也只是拿起來翻看幾眼,揀喜歡的章節(jié)讀上幾頁,隨后又放回原處。很久之后,我拿起來這本書,可能翻看的還是那幾頁,徒增索然無味之感??墒沁@本書真的讀了嗎?沒有,我心里很清楚。
后來,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讀一本書或者是一本雜志,就強迫自己一頁一頁地往下讀,每天都要拿起來看,哪怕是只讀一兩頁。反正持之以恒,非讀完這本才能拿起下一本。而且,讀過的書就不往書架上放了,我在臥室的角落里準(zhǔn)備了一個紙箱,讀完一本就往里放一本,年底收拾家的時候,統(tǒng)一送人,或者低價出售給小區(qū)收廢品的老頭。這樣一來,我就很難用心里暗示欺騙自己,這本書我已經(jīng)讀過,其實我只讀了其中的幾篇或者幾章而已。
書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商品,你買來它,本以為它是屬于你的,而事實卻是未經(jīng)你閱讀的書是不屬于你的。現(xiàn)在,我靜下心來,不投機(jī)取巧,不避重就輕,一頁一頁地把書啃完,然后把它們賣掉,才可以再買新書。我發(fā)現(xiàn),從未有過如此美好的閱讀體驗,就像是潛心做完一件很久想做而沒能做成的事一樣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