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來南京旅游的人都有很多
第一次來南京
面對大好美食
不知從何下口算怎么回事!
南京人到底怎么吃的?
快聽樂樂給你細(xì)細(xì)道來!
南京人都知道,小籠包和鴨血粉絲湯,那是絕配。
小籠包講究湯汁,制作的時候把凝結(jié)的高湯切碎包在皮里,熱氣一蒸就化成了湯。
咬個口對準(zhǔn)一吸,湯汁就進(jìn)了肚。然后押一口粉絲湯,粉絲和鴨血囫圇塞進(jìn)嘴里,鮮得不行。
到了南京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里的鍋貼顏色居然是金黃的?里面居然有這么多汁兒?
南京的鍋貼外脆里嫩,咸中帶甜,要使出吃湯包的機(jī)靈勁兒才能對付得了它里面的湯汁。
蛋洗凈,清水里加鹽煮熟后敲碎蛋殼,加上丁香、八角、茶葉、老抽等調(diào)料。
文火慢慢煮過,再悶上一夜......小小一顆五香蛋,別看它的價格就一兩塊,其實(shí)做足了功夫,入口又軟又彈,蛋白浸滿鹵汁,滋味鮮香。
南京話稱豆腐腦為“都不老”。
不同于北方,南方人喜食咸豆腐腦,而且一定要加上蝦米、榨菜、木耳和蔥花,再淋上辣油和香油。
捧上一碗豆腐腦輕輕一攪,香氣四溢,吃進(jìn)嘴里更是鮮辣滑爽。
南京人愛吃餛飩,更愛吃辣油。
餛飩不能是大餛飩,餡兒要豬肉餡,不能雜,湯水要用鹽鹵,辣油要用豬油熬,這樣的餛飩才算合格。
餛飩吃掉了還要喝湯,恨不能把碗吃下去。
鴨油酥燒餅不同于一般燒餅,是用鴨油和制的酥燒餅,選料、制作、火功、質(zhì)量都很講究,燒餅層次分明,入口又香又酥,余味久存。
松鼠桂魚是乾隆年間就出現(xiàn)過的江蘇名菜。
肉不能帶刺,改刀不能斷魚皮,拍粉后立即油炸,淋上的糖醋芡汁要稀稠適中。
鳳尾蝦的主料為河蝦,以雞蛋清和豌豆做輔。成菜營養(yǎng)豐富。
獅子頭的做法多,清蒸的,紅燒的,蟹粉的......
南京的獅子頭做的是肥瘦得當(dāng),軟糯又韌勁,入口即化。
大煮干絲可是一道看家菜。豆腐干絲極鮮,絲絲入扣,卻不見一滴油花,沒有一毫豆腥。
金陵烤鴨的鴨皮金紅、油潤光亮、香脆酥松,鴨肉嫩、鮮、香,吃起來滿口生香,是南京“鴨都”的饌名菜。
桂花鴨又叫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chǎn),地標(biāo)性的美食。
鹽水鴨最能體現(xiàn)鴨子的本味。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diǎn)。
推薦店鋪
東山老鵝起源于東山鎮(zhèn)東新南路,店主是個地道的農(nóng)民,他家的高壓鍋紅燜老鵝,傾倒整個東山鎮(zhèn),再蔓延到南京城,鼎盛時東新南路上停滿城里來的食客專車,是南京的地方特色菜肴。
推薦店鋪
新東新老鵝館:東山鎮(zhèn)金箔路298號
舊時的老南京城中,小販挑擔(dān)走街串巷的叫賣桂花糖芋苗。
聽到叫賣聲,大人們便會拿個碗買上一些,饞嘴的小孩子就跟在大人后面眼巴巴地看著。
桂花糖芋苗是盛滿了南京記憶的一道甜點(diǎn)。芋苗潤滑爽口、香甜酥軟,湯汁散發(fā)著濃郁的桂花香,吃后唇齒留香。
推薦店鋪
糯米灌在蓮藕中,配以桂花醬、大紅棗一起精心制作。桂花蜜汁藕是江南地區(qū)傳統(tǒng)菜式中一道獨(dú)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香甜、清脆、桂花香氣濃郁而享有口碑。
推薦店鋪
南京冰糖蜜汁藕:瑞金路6號
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
推薦店鋪
赤豆酒釀小圓子味甜,小圓子軟軟彈彈的,酒釀使整道甜品不至于膩,南方人愛吃糯米,喜歡它更甚于糖芋苗。
推薦店鋪
藍(lán)老大糖粥藕店:雙塘路22號,皇冊家園一期北大門正對面
皮肚面是南京的特色風(fēng)味名吃,湯料充盈,物料多樣,鮮美爽口,是南京人難以割舍的美食,面食作為晚餐來吃再合適不過了,料多吃得飽,又不會過于油膩。
推薦店鋪
老鹵面是由各種配料做成的鹵湯與面條混合制成的。
口味香甜、滑潤、濃郁,加大肉、小排或者其他料,一口氣吃完,一整個夜晚都幸福圓滿。
推薦店鋪
有了這份名單
你還愁每天吃什么嘛
來吧
吃出地道南京人就趁現(xiàn)在
文章來源:南京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