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攝美
3月16日,天氣尚可,無雨。利用午休時間,帶著勉強能拍照的手機,與幾位同伴匆匆前往仰慕已久的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被后世人們所敬仰的,應是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茅屋舊址,我等也是緣此而來。
進得大門,見到的卻是一處美麗堂皇的庭園,水榭雅庭之中,花徑通幽,處處鶯歌燕舞,茅屋已是此中點綴了。
詩史堂有對聯(lián),似乎意味深長:
此間位置安排,居然廣廈,拾梅花能得韻,撫修竹能得聲,嘻,先生能耽詠否;
當時艱難險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則無家,叩關陜則無國,噫,君子亦有窮乎。
或許,是杜子美流芳千古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之愿得以實現(xiàn):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如此,確能告慰少陵野老的在天之靈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