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愈發(fā)嚴峻,為了始終為您提供高質(zhì)量的推送,我們?yōu)槟鷾蕚淞朔朗?lián)號《小黑點評》,請您從速關注!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著名導演、藝術委員會主任任鳴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6月19日19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
文丨任 鳴
有人問我,北京人藝都排演過什么喜劇原創(chuàng)作品。我覺得從歷史上看,人藝在喜劇上做的東西并不多。總結(jié)人藝過去的戲,會發(fā)現(xiàn)苦戲、悲劇較多,《茶館》《雷雨》等,都帶有悲劇色彩。我本人參與導演的戲有80多部,有一些戲里面有喜劇元素,比如《玩家》,但絕不敢說它是喜劇。真正稱得上是喜劇作品的有一部《油漆未干》,是講一個無名畫家故事的法國話劇。演出效果還不錯,那純粹是一部喜劇的題材。很多人看完以后說,這部是喜劇了,但還不夠“喜”,還有點兒“正”。雖然我一直在跟演員說,我們的戲是喜劇風格,觀眾得樂——盡管一直這樣努力,往喜劇這兒奔,但還是一直沒有達到我認為最理想的效果。有時候我認為純喜劇應該是笑聲不斷,隔一定時間觀眾就得笑了,還要笑得特別開心?!队推嵛锤伞愤@部戲里有笑聲,笑聲比正劇里的多一點,但還不是貫穿始終的。前一段時間人藝排丁西林的一部表現(xiàn)知識分子的喜劇,表演風格也比較含蓄,不是特別夸張,這是人藝的風格,要是演得特別夸張了感覺就是成心在逗觀眾笑了。
我跟林連昆老師合作的第一部戲是《北京大爺》,林老師說他特別想演喜劇,但是找不到好的劇本。還有朱旭老師的表演幽默,被公認為特別棒,但可演的喜劇劇本也是太少。我本人非常喜歡喜劇,推崇喜劇,而且一直希望在喜劇方面排出一些好作品,但這個愿望一直沒有實現(xiàn)。對我而言,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有人又問我,那你排過喜劇嗎?我當時感覺備受“侮辱”。當然,《北京大爺》里有喜劇元素,《全家?!防镆灿?,但從定位來說,它們的確不是喜劇。我到現(xiàn)在都夢想著能排一部喜劇,哪怕是部悲喜劇也好,我想讓觀眾笑聲不斷,但仍舊沒找到合適的劇本。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喜劇最根本的元素是什么,我們應該把握什么。我想,第一,喜劇最起碼得讓觀眾能看得懂,看懂了,明白你的意思了,才能笑,才能夠笑得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很少聽說哪個特別好的喜劇是觀眾看不懂的,如果不懂就不可能笑。我一直認為,不管多么高深的戲劇,首先還得讓觀眾看懂,但是喜劇的條件又比一般的戲劇更要高一些,更需要“看得懂”,我覺得這一點特別重要。
也有很多觀眾可能看不懂的、很高深的戲,比如說薩特的戲,確實不是一下子看得懂的,但是不代表它不好,它是有思想、可以琢磨的,但是它不是喜劇。
第二,我認為喜劇是不玩形式的,比如不會說舞美玩得特好,燈光玩得特好。我看的喜劇里,很少有玩形式的。喜劇的很多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耍形式,玩燈光、舞美、音樂,這在喜劇的舞臺上并不多見,我覺得喜劇如果拋開了內(nèi)容玩形式,也不是不行,但那肯定不是我追求的戲劇理念和戲劇觀。
第三,喜劇要以人民為中心、以觀眾為中心。喜劇創(chuàng)作者的心里真得有觀眾,他(她)得想,觀眾能不能理解,能不能笑。他(她)得站在觀眾的角度,而不是完全自我的角度。有一些導演認為,觀眾看不懂只能證明觀眾傻,這樣的創(chuàng)作者確實有,但不多。作為一個喜劇編導,他(她)肯定不會這么想,比如卓別林,他所有的創(chuàng)作都得看觀眾的反應。希區(qū)柯克也一樣,觀眾被吸引、被恐嚇全部都是他算計好的,他完全站在了觀眾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他是為觀眾服務的,這一點也是我認同的。
第四,喜劇要以演員為中心。真正好的喜劇都是由演員體現(xiàn)出來的。我很少見到光一亮,觀眾就哈哈大笑的,但是有的演員一出場,稍微動一下,觀眾就笑。喜劇主要的焦點是集中在演員身上的。所以,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哪個演員能演喜劇,或者有喜劇天賦,或者他(她)的表演風格上能展現(xiàn)喜劇因素,我們就覺得這是一個好演員。比如朱旭老師、林連昆老師,他們都很幽默,在舞臺上即使沒有布景,只給一束光,他們也能展現(xiàn)自己,這需要演員有很高的表演技巧,所以演員雖然有很多,但真正好的喜劇演員屈指可數(shù)。一個優(yōu)秀的喜劇演員很讓人難忘。因為這個人的好玩、風趣、有意思會讓你忘不掉。所以我如果看到一個演員在舞臺上活靈活現(xiàn)、非常幽默,我會一下子記住他(她),而且對他(她)的表演風格和特點能夠過目不忘。所以喜劇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演員為中心的。演員如果沒有演喜劇的才華和演好喜劇的本領,戲排完了也會是個“悲劇”。不會演,或者特好玩的事演的不好玩了,很好的喜劇效果就出不來。所以我比較推崇,喜劇要以演員為中心。戲劇在舞臺上最核心的是人。人是舞臺的靈魂、舞臺的中心,戲劇要靠人來說臺詞、表達思想。
從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希望導演喜劇的,或者希望導一些有喜劇色彩的悲喜劇。悲喜劇是比較高級的一種藝術形式,它讓人又哭又樂,又因為有悲劇色彩,喜劇的思想反而會表達得更突出,喜劇的元素也會讓悲劇更有色彩。如果讓我排一個從頭到尾都在笑的喜劇,我也怕,怕我淺薄了,思想是不能純粹靠搞笑來傳達的。我希望觀眾能一會兒樂一會兒哭,而不要從頭樂到尾,從劇場出來以后發(fā)現(xiàn)只有高興了,其他什么都沒得到。如果沒有思想性、沒有哲理、沒有深刻性的話,終究是比較淺薄的。戲劇還是應該有思想性。卓別林讓我從頭樂到尾了,但是他很深刻,因為他有批判性。喜劇往往是批判的武器。我在喜劇里面追求的不是只有開心,我還希望它有思想性。這似乎有點矛盾,又有點分裂。我有時候也看喜劇,看后會思考它講了什么,讓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沒有這個的話,我是不滿足的。但是,這需要在實踐中去摸索,你得真正了解觀眾,創(chuàng)作出真正值得觀眾去哭、去笑的東西。
所以就戲劇創(chuàng)作而言我還在路上,我個人也希望能找到一部真正滿足觀眾需要的很好的、同時又有一定思想性的喜劇。喜劇應該永遠為觀眾服務,這樣的喜劇才會永遠有觀眾,才能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