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問相機里的“ISO”或“感光度”是啥?感光度指的就是相機或底片對于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愈高,相機愈敏感,只要有一點光就可以讓相機拍出照片;而如果感光度較低,相機對光就不敏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捕捉足夠的光。
在地鐵車廂里因為室內光線不足,所以也建議用高感度來拍攝,效果較好,因為不易晃動。
如果是在戶外拍攝,就可以使用低感度I S O100度來拍攝,可以獲得較細致的影像效果。
在室內可以利用高感度ISO400度拍攝,減低拍出模糊影像的機率。
早些時期,拍照都還要去買“軟片”的時候,相館老板就會問我們要買多少感光度的底片,有100、200、400或800度。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用的是感光元件,而不是底片,可以自由地選擇感光度。因此,各位讀者再回想一下前兩個章節(jié)所說的光圈及快門,我們說光圈與快門都會影響進光量。那么,既然感光度會影響相機對光的敏感度,也就會影響快門及光圈的使用。
以前有所謂的“快感”800底片,它最重要的目的就要幫助你很快地捕捉動感畫面,因為這種底片的感光度高,單位時間內它吸收光線的速度較快,所以能夠用較快速的快門,或是使用較大的光圈值??墒牵泄舛炔⒎怯笥?。如同我們吃飯,細嚼慢咽當然比狼吞虎咽更容易消化,較不會造成腸胃負擔,也更不會變胖。同樣的道理,感光度愈大的時候,相機雖然可以很快吃下足夠的光,但吃得快就很容易發(fā)生問題,照片品質就會愈差,所以感光度要適度地使用。
圖A
A:夕陽時可以利用逆光拍出較為沉靜的感覺,也可以利用ISO值調整,使畫面更為明亮清爽,但相對的雜訊就會多一點!所以如果要呈現(xiàn)漂亮的肌膚質感,就要避免使用高感度。
圖B
B:利用高感度拍攝,容易產生雜訊,畫面可刻意呈現(xiàn)粗粒感。
當你用愈高的感光度去拍照時,照片看起來就是粗粗的,特別是拍昏暗環(huán)境時。好像相片上每一個粒子都很大,影像看起來非常粗,雜質非常地多,或是有雜七雜八的色彩跑出來,這些都是雜訊。ISO值愈小,拍出來的照片雜訊少,照片當然愈細致!
感光度:ISO 50 100 200 400 800 1600
為了避免手動時的麻煩,現(xiàn)在的數(shù)位相機最便捷的I S O設定,就是能夠切換到所謂的“AU TO模式”,也不再需要研究個老半天,還要在MENU中選來選去,搞得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