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賽馬拉,要看到非洲五霸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找到它們。因為這片廣袤的大地上,這幾種世間最大的動物已漸漸因為人類的介入,而變得越來越難以立足。
非洲象是群居動物,但這僅限于以成年母象帶著小象,至于成年的公象,除了參加必要的交配活動,其他大部分時光則一定是流浪于集體之外的。那些一群群的大象走過身邊,基本上是不會有公象在其間的。估計是孤處久了,公象脾氣暴躁,常常莫名發(fā)怒,他們孤傲,他們倔強,他們被稱為草原上千萬不能惹的動物。所以,當(dāng)看到那單獨走路的成年大象,要記住他一定是公象,能滾多遠是多遠,不然,即使是在四驅(qū)車里,也極有可能被甩一鼻子。相比之下,象群則安全得多,只要不去打擾到小象,母象一般不會主動攻擊。這時,看著小象靜靜地進食,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象們是有表情會時常微笑的。在長長睫毛之下閃爍的圓圓的眼睛,他們的鼻子是如此靈巧與柔軟又有力量,可以成為如我們的手一樣輔助生活的工具。
因為非洲象的壽命很長,約與人類相當(dāng)?shù)?0年,再加上巨無霸的身軀,使它在這片大草原上毫無天敵。就在500年前,非洲象還是這片土地上當(dāng)之無愧的霸主,800萬頭的數(shù)量讓這片土地處處可見龐然大物的影子。然而隨著非洲大陸被歐洲殖民者發(fā)現(xiàn),象牙貿(mào)易以及對其棲息地不同程度的破壞,區(qū)區(qū)500年的時間,非洲象的數(shù)量劇減到40萬頭,只夠原來的0.5折了。
至于象牙,對于非洲象來說,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它們原本雪白粗長,僅是用于公象吸引母象的特征。按照大自然的優(yōu)勝劣汰的規(guī)模,如果一只公象不長象牙,是找不到可以交配的母象的,所以不長象牙的變異品種大象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但事實上,因為人類對于象牙無止境的追求,使得不長象牙及短小象牙的非洲象反而得到更多的生存機會,這樣反倒促使了他們數(shù)量的增加,不知道這究竟是非洲象的福還是禍。
若是有一天,非洲象最終因為人類的欲望而將象牙退化進嘴巴里時,我們的后代的知識結(jié)構(gòu)里的大象形象將不會再有那雙長長的象牙,他們將只能在博物館里觀賞到有著完美雕刻的象牙作品。除此之外,他們只能空感慨他們先祖的無知之舉罷了。所以請記得,大自然不是可以無止境的索取的,地球上不止是生活著人類。
在這片動物世界的天堂家園里游蕩,我開始害怕看到一頭缺失了象牙的非洲象了。否則,那算是非洲象的退化還是進化呢?
轉(zhuǎn)自【BJQIQI看圖說話的網(wǎng)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