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隨筆》記有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五心煩熱,手足心灼熱,認為陰虛不能制火,應注水生津育液,抑制陽邪偏旺,指出忌投膏、知、芩、連、梔、柏滅火生燥,亦不宜盲開六味地黃丸,應用《金匱要略》溫經湯去桂枝、吳茱萸,把養(yǎng)血放在補陰之中,能水到渠成。計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人參6g、阿膠10g、牡丹皮10g、半夏6g、麥冬15g、甘草3g、生姜3片,每日1劑,水煎分二次服,連飲10-20天。對這一經驗,老朽也有同感,加女貞子、旱蓮草,功效亦不低下,今特書之,諸說并存。
《金匱要略》溫經湯除醫(yī)婦女月經周期紊亂先后不定,對排卵障礙久不受孕亦有較好的作用,和王清任先賢少腹逐瘀湯(延胡索、沒藥、干姜、小茴香、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相比,偏于養(yǎng)血、溫補,異曲同工。老朽以之治療沖任二脈失調、陰血不足、下焦虛寒,影響正常發(fā)育,囑連飲20-30劑,每日或兩天一帖,身懷六甲者殊不少見,被稱良方。臨床將其列入糾正內分泌、促進胚胎藥中,也很適宜。所開之量,計吳茱萸10g、當歸10g、川芎6g、白芍6g、人參6g、桂枝10g、半夏6g、阿膠15g、牡丹皮6g、麥冬6g、甘草6g、生姜10片,水煎分2-3次服。
小郎中按:溫經湯的方證原文是:“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shù)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方:吳茱萸三兩 當歸 芎勞 芍藥各二兩 人參 桂枝 阿膠 生姜 牡丹皮(去心) 甘草各二兩 半夏半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臨床中使用主要要抓住沖任虛寒、夾有瘀血之證,其方證要點是:體質偏于瘦弱怕冷,月經周期紊亂,色暗,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手足涼,皮膚干燥甚至皸裂,舌淡暗紅有瘀點,脈沉細緊或沉細澀。
本文中張老分享了把溫經湯調整組方去掉溫燥的桂枝、吳茱萸,加入滋補肝腎之陰的二至丸,用以治療婦女更年期出現(xiàn)的五心煩熱,手足心灼熱之癥,療效較好。這種治法屬于把養(yǎng)血放于滋陰之中,注水生津育液抑制陽邪偏旺,治療以單純虛證為主的證候頗佳,虛實夾雜者還應詳細辨證論治。文中特別強調不可使用苦寒清熱之藥,以防生燥更傷陰,學者應該謹記!此文中的加減溫經湯中麥冬屬于甘寒清熱之品,丹皮屬于辛寒清熱涼血之品,二至丸屬于甘涼之品,滋陰為主,清熱為輔,小郎中認為如果陰虛之五心煩熱和手足心熱的癥狀十分明顯,還可加入天冬、生地、地骨皮、龜板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醫(yī)生參考學習,患者請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勿盲目試用,因自行試用產生的任何問題,本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飛雪初降已暮天
燭影搖紅憶殘年
春來人言無限好
吾愛書城不羨仙
志存高遠修仁術 勤勉篤行勵后學
一襟明月,抱拙博覽古今書
兩袖清風,懸壺濟世百年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