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女子不要睬
縉云有個(gè)趙良臣,紹興十五年時(shí),與巾子山僧舍修習(xí)。
一天傍晚,回家路中,在城外遇見一婦人。
此婦人青衣紅裳,哭得悲戚。
趙某問其原因,對方答曰:“因后母容不下我,整日鞭杖伺候。我不堪忍受,想尋死又不忍,所以在此哭泣?!?/p>
趙某說:“既然這樣,可來我家?!?/p>
婦人收住眼淚,隨趙某歸家。
到家后,趙某對妻子說:“剛才在田間見一女子,無家可歸,我?guī)貋恚眉依锶眰€(gè)使喚的,不如留她當(dāng)個(gè)婢女?!?/p>
妻子溫順,毫無妒意,讓婦人進(jìn)門來。
趙某家貧,室內(nèi)僅有一床,三人晚上就睡在一張床上。第二天又一同吃飯。
趙妻子問婦人:“夜間挨著你睡,你的身體怎會如此冰冷?”
婦人不回答,似乎很不高興,扔下碗筷就出了門。
趙某怪妻子失言,追了出去。
妻子也沒再吃飯,過了許久,不見二人回來,窗外也無人,就發(fā)動鄰里一起找人。
三天后,有人在門外溪邊發(fā)現(xiàn)趙某,人已經(jīng)死了,半身在水里,半身伏在沙畔。
有人說,那婦人許是魚蛟之類的精怪變的。
路邊的男人也不要隨便撿回家,啊,本獸這樣的除外。
故事出自《夷堅(jiān)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