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氣溫出現(xiàn)明顯變化時,比如由暖轉(zhuǎn)寒,或者由寒轉(zhuǎn)暖,魚群都會因?yàn)樗疁刈兓淖児逃杏我返聂~層,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之為魚層錯亂,出現(xiàn)魚層錯亂,底釣找口,就變得全無用處;而魚層錯亂的原因,卻不僅僅只有氣溫發(fā)生變化時才會出現(xiàn),比如氣壓發(fā)生變化、溶氧發(fā)生變化,等等,都有可能導(dǎo)致,那么我們遇到了魚層錯亂,是不是就不能釣魚了呢?
自然不是,出現(xiàn)魚層錯亂,并不是說魚群會在水中全水層游竄,而是說魚群會改變固有棲息、生活水層,但是依然會在一個相對固定的水深游曳,我們可以通過釣離底、釣浮,來重新找魚層,比如飛鉛釣法、泡沫釣等釣法,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同時,打行程,是魚層錯亂時,最常見的處理方法,那么在打行程時,哪些漂相才是截口成功,中魚的漂相呢?
一、浮漂翻身下沉后,未落底就輕微點(diǎn)頭;這種動作多是因?yàn)殂^餌在水中下擺后,吸引魚群吸食后,因?yàn)殂^餌未沉底,魚吸食鉤餌時,水線并未緊繃,所以無法讓浮漂動作太大,這種點(diǎn)漂幅度很輕,最多只能看出來有半目的變化,有時候甚至只有三分之一,如此時不能及時抓口,很容易脫鉤。
二、浮漂下沉過程中,突然一個加速;這種漂相多表現(xiàn)為魚群在半水就打了截口,并且中鉤后快速向下逃竄,訊號很明顯,提竿十之八九都能中魚
三、浮漂翻身后突然頓口,在繼續(xù)下沉;釣行程的特點(diǎn),就是鉛墜先落底,鉤餌飄蕩著落底,當(dāng)魚在鉛墜未落地時,就打了截口,鉛墜被魚唇托了一下,導(dǎo)致浮漂會突然停頓,如果是生口魚,可能會直接黑漂,如果是滑魚,則會在原地等待,因?yàn)橥nD的時間很短暫,所以很不容易看出來,野釣打行程時,遇見滑口鯽魚,經(jīng)常遇見這種情況,浮漂輕微停頓,下沉后半天不動,以為沒口,提竿換餌時,動作太猛就會半途脫鉤。
四、浮漂下沉過程中突然抬漂;這是打行程遭遇截口,并且明確中魚的漂相,這是鉤餌在半水時就被吸食,并且刺魚,魚抬頭并且向上游竄,導(dǎo)致的抬漂,迅速提竿,基本上都能見魚。
五、浮漂翻身下沉未到底就開始橫向移漂;釣行程釣法,遇到這樣的訊號,很大的幾率就是大魚半水截口,而且已經(jīng)刺魚成功了,此時只需要耐心的等黑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