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當你老了》背后的動人故事?
■王小歡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他把他的一生貢獻給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貢獻給了詩歌、戲劇,也貢獻給了與茅德·岡的愛情。他從不狂熱地追逐一切,哪怕是愛情。這是葉芝的生命軌跡,是葉芝的存在。
愛爾蘭詩人葉芝的《當你老了》一直以來感動著千萬人,后來這首詩被中國民謠歌手趙照改編成了同名歌曲,在剛過去的2015年春晚上莫文蔚也款款深情地唱起了這首歌。無疑,這首至情至真的詩歌感動了我們,可是你們知道這首詩背后的故事么?你們知道那個讓葉芝如此癡狂的女人是誰嗎?
這首詩是葉芝對一直愛慕的女友茅德·岡的純情寫照,這是他追求一輩子的愛情,光陰荏苒,兩人也一點點變老,但詩人葉芝對茅德·岡的感情是一生未變。
當你老了
威廉·巴特勒·葉芝(冰心譯)
當你老了,頭發(fā)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慢慢讀著,追夢當年的眼神
你那柔美的神采與深幽的暈影
多少人愛過你曇花一現(xiàn)的身影
愛過你的美貌,以虛偽或真情
唯獨一人曾愛你那朝圣者的心
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在爐罩邊低眉彎腰
憂戚沉思,喃喃而語
愛情是怎樣逝去,又怎樣步上群山
怎樣在繁星之間藏住了臉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這是葉芝的《當你老了》里最為有名的詩句,也是他流傳最廣的詩歌,表達了對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的一生不懈的追求,他走上了漫長的愛情苦旅,直到生命為她燃盡的最后一刻??梢姡~芝是在用整個生命,用朝圣者的靈魂,去追求他心目中永恒的愛情,讓愛情達到如此神圣無比的境界。
有人只知道《當你老了》這首詩感人,是感動了一個多世紀的愛情絕唱??墒窃谒澈?,卻隱藏著多么苦澀的愛情悲劇。當初,葉芝的愛來得那么自然,毫無雕琢;他愛上她,如同驚鴻一瞥。那一刻,她佇立窗前,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 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他說:“我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活著的女人身上看到這樣超凡的美?!钡兔┑隆g卻可望不可及,痛楚和喜悅交織,希望和失望相隨。這種愛情,讓詩人感情上痛苦一生,但對心中女神的仰慕激活了詩人心靈深處的激情,讓他的靈魂得到了升華。
葉芝一直等待著,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經(jīng)是別人的妻子,他直到52歲,才結婚。那是在已經(jīng)死去丈夫的茅德·岡再次拒絕了葉芝的求婚后,在葉芝向茅德·岡的女兒伊莎貝拉求婚被拒絕之后,葉芝終于停止了這種無望的念頭。但事實上,葉芝還是無法忘記茅德·岡。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個月,他還給茅德·岡寫信,約她出來喝茶,但還是被她拒絕。而且,茅德·岡還堅決拒絕參加他的葬禮。世上對愛情終生執(zhí)著,卻又無法得到哪怕是一點點回報,也許只有葉芝一人了。
1889年,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目光剛與愛爾蘭演員茅德·岡接觸,便低下了狂傲的頭,心中暗說:“從此,我的麻煩來了。”而當23歲的茅德·岡得知他就是葉芝時,也是表現(xiàn)出超常的興奮。
1891年7月,茅德·岡給葉芝寫了一封信,信中提道:“兩年前的偶遇,注定是我一生的幸運。若沒了你的詩歌,我難以想象,這個世界將會怎樣?”葉芝握著信箋的雙手,明顯感覺到了紙背透過來的灼熱。他把信件揣到懷里,緊緊貼著胸膛,興沖沖地朝著茅德·岡家的方向奔跑著,面對著一臉意外的茅德·岡,他說:“女神,嫁給我吧!”
茅德·岡似乎感到很是吃驚,半晌才驚訝地張口說:“天啊,你這是做什么?”葉芝以為這是女人專有的小害羞,說:“信我看過了,既然彼此都喜歡,那么,請嫁給我吧?!泵┑隆恍Γ骸拔沂菍δ愕脑姵錆M興趣,不是因為愛情。葉芝先生,我們只是朋友?!泵┑隆q如珠落玉盤的輕言巧語,對葉芝來說卻不啻是五雷轟頂。
葉芝還是認為,不是愛情不來到,只是因為還沒到時候。1892年、1893年、1901年,葉芝又先后三次正式向茅德·岡求婚。但是,每一次都依舊遭到了茅德·岡的拒絕。
真正給葉芝以打擊的,是1903年的春天。那一年,37歲的茅德·岡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消息傳來,葉芝暈倒在地。
但誰也沒想到,葉芝愛慕茅德·岡的那顆心,依然不死?;蛟S,也正是這種無望的痛苦和不幸,最終成就了偉大的詩歌名篇《當你老了》。有人說,葉芝對茅德·岡已愛得走火入魔。
婚后的茅德·岡,生活并不如意,她和丈夫經(jīng)常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兩個人的婚姻天平,很快就出現(xiàn)了傾斜。而對于葉芝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消息。果不其然,沒多久,茅德·岡就與約翰·麥克布萊德離婚。葉芝也抓住這個時機,再度向茅德·岡表白,葉芝的求婚還是遭到了拒絕。
因為民族運動入獄的茅德·岡獲釋不久后,葉芝前往法國,再度誠摯地向她求婚。當然,一如從前,茅德·岡還是拒絕了他。
彼時,誰都認為葉芝愛得一點都不值得。但又能如何?葉芝就是這么傻。張愛玲說過:“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1917年10月,52歲的葉芝似乎停止了這種無望的念頭,與英國女子喬治·海德里斯草草結婚。1923年,瑞典傳來消息,時年58歲的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詩篇,以高度的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消息傳來,躺在椅子上的葉芝半瞇著眼睛,平靜地看了看金色的陽光,很快就合上了眼睛。
1938年下半年,葉芝的身體越發(fā)病弱,他開始更瘋狂地給茅德·岡寫信。他想約茅德·岡出來,都被茅德·岡無情地拒絕了。1939年1月28日,百病纏身的葉芝在法國逝世。他的遺愿之一,希望茅德·岡能來參加他的葬禮,也遭到了茅德·岡的拒絕。
葉芝死后,人們按照他的愿望,將他的遺體移至他的故鄉(xiāng)斯萊果郡。他的墓志銘只是短短幾句話,出自他晚年的作品:不懼冷眼,看生,看死;我是騎者,策馬向前!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也許有人會說,讓威廉·巴特勒·葉芝這位偉大的詩人一生中最沒面子的,便是茅德·岡。其實,在葉芝的心中,一生當中最有面子的事情,就是能夠用一生的時間去愛一個人。在別人眼中,或許他是一世蒼涼。可在他心中,能有這樣一個人讓他如此癡心不改,又何嘗不是三生有幸?
也許葉芝就在他的愛情與詩中綻放他的意義。當他老的時候,他是否也曾回想起自己年輕的歲月,回想他與茅德·岡的每一個瞬間,回想起他這一生所有的經(jīng)歷。而他是否又曾想到他的詩現(xiàn)在正被一個19歲的孩子閱讀,正在讓他思索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