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么什么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 而機(jī)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我和孩子從小相依為命」,如果以連續(xù)劇的語言翻譯就是:媽媽很命苦,必須獨(dú)力扶養(yǎng)孩子到長大。可是,我們家有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這么多人支持著,媽媽卻還是常常有──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感覺。
爸爸不顧家嗎?沒有,他是個難得的好爸爸、好先生,孩子和我都非常愛他。只要是放假的日子,爸爸總是全心全意的陪伴著家人。
但是,媽媽還是有著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感覺?;蛟S是中國人刻苦耐勞、犧牲奉獻(xiàn)的血液太濃,上班「朝九晚九」成了常態(tài);我雖不喜歡,然而當(dāng)大家都是這樣工作時,你可以打破成規(guī)嗎?即使當(dāng)初我還在職場時,每天晚上的到家時間,也要七點(diǎn)半了。
工作上才剛大調(diào)動的爸爸,兩星期的旅行,他有些為難。
這就是媽媽嫁對人的地方,他不會一開始就直說:「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你們?nèi)ゾ秃??!苟俏竦卣f:「走不開這么久,一星期就好。」
不想「丟下爸爸,獨(dú)自去玩耍」的媽媽,于是想出更多方案:去美國好了,用一星期從舊金山玩到洛杉磯,然后爸爸先回去上班,我陪姊姊弟弟繼續(xù)玩迪士尼……他說好。
可是媽媽想到十幾年前自己對迪士尼的興奮,再想像孩子臉上會有的驚奇和笑容,那是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光,媽媽不想爸爸錯過人生最重要的風(fēng)景啊。
猶豫之際,媽媽隨口問:「那我們這次自己去玩,你下次再去好了。」爸爸馬上說好,答案彷佛早排好隊等著了,只差問題出現(xiàn)而已。這時我也才突然了解——說工作壓力也好,說責(zé)任感重也罷,在工作與家庭中取得平衡,爸爸也是有掙扎的。
我只是替爸爸惋惜,這份幸福,為何只有我獨(dú)享。
「沒關(guān)系,我再帶你來。」每每看到什么好風(fēng)景,我總是這樣自言自語的說著。
當(dāng)媽媽無法決定要去哪個國家時,現(xiàn)在的父母一定會跟孩子討論──其實(shí),問了也是白問?!溉ビ貌缓茫俊箣寢寙?。
「有沒有沙灘?度假一定要有沙灘?!剐『⒅粚ι匙雍退信d趣。如果還可以加在一起玩,更是「好玩」的最高級。
「沒有,但是哈利波特的J·K·羅琳住那里?!箣尠?,這是什么度假理由???
「好啊,可以看到哈利波特嗎?」媽媽乾脆不回答這樣的問題。
「可是飛機(jī)要飛十三個小時耶?!惯@是我一直沒去過歐洲的原因,因?yàn)槲液芘吕速M(fèi)珍貴的假期在飛機(jī)上。而且我一直有著錯誤的知識,以為從臺灣飛到歐洲要十八個小時,甚至更久。此時我才明白,我誤會歐洲了,從香港飛也差不多是臺灣飛到美國加州的時間。但是結(jié)婚有了孩子之后,長程的旅行我就沒考慮過了,十三個小時,還是超出我的「預(yù)算」范圍。
「哦,那我要去,我最喜歡坐飛機(jī)了。而且還是半夜一點(diǎn)的飛機(jī),我最愛半夜坐飛機(jī)了。」什么?媽媽辛辛苦苦籌備的假期,原來,你最興奮的是坐飛機(jī),那我乾脆買張機(jī)票讓你繞地球三圈,這樣不是更省事?!
其實(shí),孩子說的是旅行前的興奮感覺,那也是假期里很重要的一環(huán)。有沒有聽過?要去度假的一家子,都待在家里還沒成行呢,就已經(jīng)吵翻天了,即使最后如愿出發(fā),還是很可惜啊。而我們還沒出發(fā),心情就提早兩個禮拜開始度假了:從零食的大采購、打包行李的準(zhǔn)備、通知親朋好友的興奮……光是那份期待和幻想的快樂,就是很棒的享受。行前的日子,連小孩都會變得特別乖巧,平常該吵的架會找的碴,全都自動消失,這樣的日子,值不值得父母好好享受呢?
「真的可以帶孩子去自助旅行嗎?」「我也想試試,但要是先生不放心呢?」「我們的積蓄夠旅行嗎?」「我的英文不夠好,也可以去嗎?」「公婆一定會大驚小怪的,怎么辦?」
各位,請再仔細(xì)想想:這到底是別人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還有,這到底是別人的人生,還是自己的人生?我決定要做的事,無人能阻擋,當(dāng)別人知道阻擋總是無效時,人生就是我的了。
或許,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現(xiàn)在孩子還小,等我們什么什么的時候,我們再怎么怎么樣。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而機(jī)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小孩長大的速度有多快呢?問問孩子已經(jīng)十八歲的父母就知道:他們會說,孩子彷佛昨天還拿著奶瓶哭喊著媽媽呢!
「我們只要一有空,總是以陪伴孩子為第一優(yōu)先啊?!宫F(xiàn)在的好爸媽愈來愈多了,也真的值得為他們拍拍手鼓勵鼓勵。家里附近的小公園、大公園,每個白天和晚上,只要有機(jī)會,我?guī)缀醵紟е㈡⒑偷艿艹鋈セ顒蛹孢\(yùn)動,還需要去旅行嗎?
我要說的是,父母每天規(guī)則地陪伴孩子過日子,和一起離開家一段時間的出門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要我對自己的記憶庫進(jìn)行搜索,彈出來的鮮明記憶,往往就是那些旅行的日子:姊姊弟弟第一次去墾丁玩劃水道、巴里島游泳池畔吃洋芋片、美國暑假親戚家海灘跳浪……平常一天過一天,對于規(guī)律的東西,人們的記憶是很難留存住什么的。
去哪里旅行呢?去哪里根本不是重點(diǎn)。三年前,我們?nèi)チ嘶ㄉ徧旈w國家公園里的砂卡礑步道,它是硬從山壁間鑿出來的小小通路,另一邊就是斷崖,有些路段與河谷落差達(dá)十幾公尺,大片巖壁上的花色和紋路,是歷經(jīng)了千百萬年大自然的雕刻……它有多美呢?美到值得每年去一回;然而有些路段的步道又落入溪谷,姊姊弟弟曾在里面捉到的小蝌蚪,比什么昂貴的玩具都更能讓他們記得一輩子。
如果試著回頭想想自己剛過完的一年,事情可能就更清楚了。如果我希望將自己對孩子的記憶定格,只要想著不同時期的旅行,兩歲、三歲、五歲、八歲、十歲……一段段的回憶便能立刻涌上心頭,這就是父母養(yǎng)育子女所得到最大的回報。你也會突然驚覺:孩子,為什么這么快,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