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簽: 學(xué)習(xí)雜談 |
朝廷
【原文】
王皇為皇,五帝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于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
陛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龍飛,大臣覲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后之命,乃稱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
天子尊崇,故稱元首;臣鄰輔翼,故日股肱。(公)
龍之種,麟之角,俱譽(yù)宗藩;君之儲,國之貳,首稱太子。
帝子爰立青宮,帝印乃是玉璽。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譜,名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靈,三呼天子以萬歲。
神器大寶,皆言帝位;妃嬪媵(應(yīng))嬙,總是宮娥。
姜后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后;馬后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
唐放勛德配昊天,遂動華封之三祝;漢太子恩覃少海,乃興樂府之四歌
【注釋】
王皇為皇,五帝為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有多種說法,一般指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
以德行仁者王旺,以力假仁者霸。 力:武力。假:代理,非正式。
天子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 諸侯:周代天下分為許多小諸侯國,國君稱為諸侯。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
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堯、舜時實行禪讓制,由賢人繼承君位,到禹時君位傳給了兒子。據(jù)《湘山野錄》載:宋真宗問李仲容“何謂官家?”李仲容答“五帝時是官天下,三王時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皇之德,故稱為官家”
陛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宗藩:指與天子同姓的諸侯。
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近)君曰虎拜。 覲:拜見。
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后之命,乃稱懿旨。 綸音:《禮記》“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脖(左換纟)。
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漢代后宮墻上多以椒涂墻,用以取暖避惡氣,故后宮稱椒房;在帝王殿前多種植楓樹,故帝王所居之處稱為楓宸。
天子尊崇,故稱元首;臣鄰輔翼,故日股肱。 元首:頭腦。股肱:大腿和胳膊。
龍之種,麟之角,俱譽(yù)宗藩;君之儲,國之貳,皆稱太子。
帝子爰立青宮,帝印乃是玉璽。爰: 曰,稱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譜,名為玉牒。 演:長流。潢:水池。帝胄:帝王或貴族的后代。牒:冊。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靈,三呼天子以萬歲。古人認(rèn)為三星中的中星代表天子位,前星代表太子位,后星代表庶子位。據(jù)史書記載,漢武帝登嵩山,皇帝和身邊的人都聽到高呼萬歲的聲音出現(xiàn)三次,被認(rèn)為是嵩山山神顯靈。
神器大寶,皆言帝位;妃嬪媵嬙,總是宮娥。 嬪、嬙是女官,媵是隨從皇后陪嫁過來的女子。
姜后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后;馬后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姜后:周宣王的皇后,《列女傳》載:周宣王晚起,姜后即脫簪請罪,曰“吾之過,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禮晚起”。宣王曰“吾之過,非卿之過也”于是處理政務(wù)很勤奮。馬后:漢明帝的皇后。《漢書》載:馬后穿素色衣服,飲食節(jié)儉,以作天下表率。
唐放勛德配昊天,遂動華封之三祝;漢太子恩覃少海,乃興樂府之四歌。唐放勛:指堯帝。堯帝到華山巡視,華山封人祝愿他多福多壽多男子,稱為“華封三?!保髞沓蔀轫灀P(yáng)人的祝頌語。放勛:極大的功勛,一說放勛乃堯帝之名?!稘h書》載,漢明帝為太子時,樂人作了四章頌揚(yáng)太子德行的歌:第一章為“日重光”,第二章為“月重光”,第三章為“星重輝”,第四章為“海重潤”。覃:達(dá)到,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