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3、非寧靜無以成學(xué)?!T葛亮
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T葛亮
5、圖以于易,為大于細(xì)——三國·諸葛亮
6、有文事必有武備——三國·諸葛亮
7、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諸葛亮
8、三國·諸葛亮——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9、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亮——民諺
10、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三國·諸葛亮
11、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T葛亮
12、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T葛亮(三國·蜀)
1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T葛亮
14、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T葛亮
1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16、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三國·諸葛亮
17、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18、喜不應(yīng)喜無喜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ㄈ龂┲T葛亮
19、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其之事而觀其性。
20、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21、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佚名
22、夫?qū)W須志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本文來自于范-文-先-生-網(wǎng))——諸葛亮
23、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qū)徶?jǐn)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三國·諸葛亮
24、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jì)。若志不強(qiáng)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T葛亮
25、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T葛亮
26、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27、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
28、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T葛亮
29、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30、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31、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T葛亮
32、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T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33、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
34、國之大務(wù),莫先于戒備——三國·諸葛亮
35、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諸葛亮
3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T葛亮
37、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38、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39、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諸葛亮
4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諸葛亮
4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T葛亮
42、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43、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T葛亮
44、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T葛亮
45、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46、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ㄈ龂┲T葛亮
47、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諸葛亮
48、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三國·諸葛亮
49、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
50、非學(xué)無以廣才——諸葛亮